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论文

生成与重构: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权--以河南弦乡为例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52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23页
 二、文献综述第23-34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论文结构和创新第34-44页
 四、研究样本及资料第44-47页
 五、概念界定第47-52页
第一部分 生成篇第52-140页
 第一章 历史考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及其变迁第53-74页
  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传统国家的基层治理:乡官制与职役制的交互第53-61页
   (一) 先秦时期基层治理的历史变迁:井田制到乡里制第53-55页
   (二) 秦汉到隋唐时期基层政权:乡官制第55-57页
   (三) 宋到清时期基层治理:职役制第57-61页
  二、社会激变时期现代性基层政权生成:国家权力下延与地方自治第61-64页
   (一) 现代性基层政权的生成:官治与自治的纠葛第61-63页
   (二) 民主革命基层政权:工农代表苏维埃到人民民主政权第63-64页
  三、建国后国家政权建设:“政权下乡”及其转承第64-70页
   (一) 建国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权:“议行合一”模式第65-67页
   (二) 人民公社体制:“政社合一”模式第67-69页
   (三) 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模式渐具雏形第69-70页
  四、中国农村基层政权转型:权力、权利与治理困境第70-74页
 第二章 制度安排与全能治理:乡级基础性权力的生成第74-97页
  一、渊源与演变:基础性权力生成的宏观背景第74-78页
   (一) 基础性权力中的“领导核心”:乡党委生成的宏观背景第74-77页
   (二) “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乡人大、政府生成的宏观背景第77-78页
  二、制度安排与人员下派:基础性权力生成过程第78-83页
   (一) 责任状的签订与制度安排:基础性权力生成过程的全景透视第78-81页
   (二) 再次博弈与人员安排:弦乡正式成立第81-83页
  三、“全能治理”与高额治理成本:归属权利的争取与经济发展第83-90页
   (一) 归属权利的争取:民众权利的凸现第83-86页
   (二) “全能治理”与高额治理成本:经济发展的行政化第86-90页
  四、基础性权力生成解析:权力、权利与经济发展第90-97页
 第三章 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服务:乡级扩展性权力的生成第97-120页
  一、渊源与演变:扩展性权力机构生成的宏观背景第97-102页
  二、“条条下乡”与科层体制:扩展性权力生成的过程第102-107页
   (一) “条条下乡”与职能定位:扩展性权力生成过程的全景透视第103-105页
   (二) 组织完善与机制缺失:扩展性权力及其机构的真实图景第105-107页
  三、政府供给与民众需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107-114页
   (一) 数字与访谈:农户调查数据结果第108-113页
   (二) 调查结论与讨论: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第113-114页
  四、扩展性权力生成解析:权力、权利与农村公共服务第114-120页
 第四章 制度安排与政务下伸的“腿”:网络性权力的生成第120-140页
  一、渊源与演变:网络性权力生成的宏观背景第120-126页
  二、制度安排与行政规制:网络性权力生成过程第126-132页
   (一) 制度安排与争取归属权利:网络性权力生成过程的透视第126-129页
   (二) 组织角色与待遇确定:网络性权力的行政规制第129-132页
  三、网络性权力:“政务”延伸的“腿”与“全能治理”第132-135页
  四、网络性权力生成解析:权力、权利与农村发展第135-140页
第二部分 发展篇第140-201页
 第五章 一体化结构与治理困境:基础性权力的衍变第141-164页
  一、宏观政策线条演变:基础性权力发展的背景第141-143页
   (一) 基础性权力中的“领导核心”:基层党委的有关政策演变第141-142页
   (二) “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乡人大、政府的有关政策演变第142-143页
  二、一体化结构与非制度化运作:基础性权力的衍变第143-150页
   (一) 基础性权力的核心:乡党委及党委书记第144-147页
   (二) “民意机关”:公民权利实现渠道和法定权力虚置第147-149页
   (三) 乡人民政府:结构安排及其功能的失衡第149-150页
  三、全能治理与短缺财政:基础性权力的治理困境第150-161页
   (一) “压力型体制”与“全能治理”:基础性权力行政任务的扩张第151-156页
   (二) 短缺财政与负债政权:基础性权力的治理困境第156-161页
  四、小结:权力、权利与治理困境第161-164页
 第六章 站所改革与治理困境:扩展性权力的衍变第164-184页
  一、宏观政策线条演变:扩展性权力发展的背景第164-167页
  二、站所改革与政权“内卷化”:扩展性权力的衍变第167-176页
   (一) 下放与“断奶”:站所改革的过程透视第167-171页
   (二) “自利化”与“赢利性”:扩展性权力治理机制瓶颈第171-176页
  三、治理困境: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第176-182页
   (一) 数字与访谈: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第176-181页
   (二) 调查结果与讨论: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第181-182页
  四、小结:权力、权利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第182-184页
 第七章 国家嵌入与村民自治实践:网络性权力的衍变第184-201页
  一、国家嵌入与村民自治成长:网络性权力发展的背景第184-186页
  二、上下互动的村民选举:网络性权力产生的逻辑起点第186-193页
   (一) 村民自治表征: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实践第186-191页
   (二) 村党支部的选举情境第191-193页
  三、结构与过程:网络性权力运行实践情况第193-199页
   (一) 体制内权力结构:网络性权力中的“两委关系”第193-194页
   (二) 体制外精英的非制度化运作:网络性权力的蜕变第194-197页
   (三) 相互脱节与村治形变:“四个民主”的失衡第197-198页
   (四) 压制与自治:“乡政”与“村治”的角力第198-199页
  四、小结:权力、权利与村民自治的成长第199-201页
第三部分 重构篇第201-222页
 第八章 建制消逝与体制整合:乡镇改革的实践过程第202-213页
  一、短缺财政与全能治理:弦乡建制撤并的背景第202-204页
  二、建制消逝与体制整合:弦乡改革的实践过程第204-210页
   (一) 上下结合的博弈:政策规定与操作互动第204-207页
   (二) 弦乡撤并改革的具体过程第207-210页
  三、没有结局的尾声:任重道远第210-211页
  四、小结:权力、权利与农村基层政权的重构第211-213页
 第九章 拓展与提升:农村基层政权与现代国家构建理论第213-222页
  一、“均衡性”解析第213-214页
  二、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的比较第214-220页
   (一) 西方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协同性、均衡性与独特性第216-218页
   (二) 后发国家的现代国家构建:矛盾并发性与非均衡性第218-220页
  三、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路径选择第220-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37页
后记第237-238页

论文共2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钻井多参数仪传感器模块设计
下一篇: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