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社会保障法的兴起 | 第10-15页 |
(一)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社会保障法产生的背景 | 第11-15页 |
二、社会保障法对侵权行为法功能的影响 | 第15-20页 |
(一) 遏制功能衰退 | 第15-17页 |
(二) 补偿功能凸显 | 第17-20页 |
三、社会保障法对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影响 | 第20-29页 |
(一) 归责原则客观化 | 第20-23页 |
(二) 责任承担社会化 | 第23-29页 |
四、社会保障法对侵权行为法适用范围的冲击 | 第29-33页 |
(一) 免除模式 | 第29-30页 |
(二) 选择模式 | 第30-31页 |
(三) 兼得模式 | 第31-32页 |
(四) 补充模式 | 第32-33页 |
五、我国侵权行为法对社会保障法冲击的回应 | 第33-46页 |
(一) 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功能定位 | 第33-37页 |
(二) 我国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整合 | 第37-41页 |
(三) 我国侵权行为法适用范围的界定 | 第41-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