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固体推进剂概述 | 第11-14页 |
| ·固体推进剂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 第12-13页 |
| ·固体推进剂用键合剂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中性聚合物键合剂 | 第14-17页 |
| ·NPBA 设计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NPBA 分子设计步骤 | 第16-17页 |
| ·NPBA 丙酮溶液聚合 | 第17页 |
| ·水分散聚合 | 第17-23页 |
| ·分散聚合反应的成核机理 | 第19-21页 |
| ·分散聚合动力学 | 第21-22页 |
| ·反应参数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31] | 第22-23页 |
| ·固体推进剂界面表征 | 第23-24页 |
| ·表面(界面)自由能测定 | 第23页 |
| ·力学强度法 | 第23页 |
| ·显微镜法 | 第23-24页 |
| ·酸碱法 | 第24页 |
| ·本论文的设想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26页 |
| 第2章 中性聚合物键合剂分子设计 | 第26-30页 |
| ·对键合剂设计理论的分析 | 第26-27页 |
| ·对NPBA 设计理论的改进 | 第27-29页 |
| ·高分子稀溶液理论的引用 | 第27页 |
| ·关于Hildebrand 溶解度参数概念的修正[41] | 第27-28页 |
| ·新的溶解度参数的判据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中性聚合物键合剂水分散聚合研究 | 第30-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 ·实验药品 | 第30-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1-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水分散聚合机理与反应历程 | 第34-35页 |
| ·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组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 ·β-ME 的加入量对共聚物粘均相对分子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 ·KPS 的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 ·分散剂的选用和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NPBA 和HMX 界面粘结预估 | 第42-46页 |
| ·界面粘结预估原理 | 第42-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