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能源 | 第15-16页 |
·能源危机 | 第16页 |
·能源安全 | 第16-18页 |
第2章 能源问题与能源危机 | 第18-28页 |
·我国的能源资源特点 | 第18-19页 |
·我国的能源问题与能源危机 | 第19-20页 |
·我国能源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20-28页 |
·经济发展因素 | 第20-21页 |
·政治政策军事因素 | 第21-24页 |
·法律法规因素 | 第24-28页 |
第3章 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标 | 第28-35页 |
·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 | 第28-30页 |
·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 第28-29页 |
·2020 年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 | 第29-30页 |
·能源安全的法律目标 | 第30-35页 |
·能源效率正义 | 第30-31页 |
·能源资源平等 | 第31-32页 |
·能源安全“利益”衡平 | 第32-35页 |
第4章 能源安全法律机制的建构 | 第35-49页 |
·能源安全法律机制的涵义 | 第35-36页 |
·能源安全的立法原则 | 第36-40页 |
·能源效率原则 | 第36-38页 |
·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 第38-39页 |
·集中反映国家能源战略原则 | 第39页 |
·保障能源安全与保护环境同步原则 | 第39-40页 |
·能源安全法律体系的设计 | 第40-42页 |
·我国能源安全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40-41页 |
·能源安全法律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41-42页 |
·能源安全法律机制的制度形式 | 第42-49页 |
·能源安全目标规划制度 | 第42-43页 |
·政府支持能源节约制度 | 第43-44页 |
·与能源相关的税收制度 | 第44页 |
·能源基金制度 | 第44-45页 |
·战略能源储备制度 | 第45页 |
·能效标准、能效标识和认证制度 | 第45-46页 |
·能源监管制度 | 第46-47页 |
·法律责任制度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