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传统方法保存 | 第12-13页 |
·试管苗离体存 | 第13页 |
·缓慢生长法离体存 | 第13-14页 |
·超低温保存 | 第14-15页 |
·植物低温保存过程中生理变化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光合系统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第16页 |
·抗氧化系统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第16-17页 |
·植物种质量资源离体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变异研究 | 第17-21页 |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检测 | 第19-20页 |
·缓慢生长保存过程中的遗传变异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不同生长抑制剂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时间的影响 | 第22-23页 |
·低温(4℃)保存过程中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26页 |
·RAPD检测离体保存后马铃薯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6-28页 |
·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26-27页 |
·RAPD检测离体保存后的马铃薯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7-28页 |
·田间检测离体保存后的马铃薯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8-29页 |
·脱毒试管苗田间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28页 |
·种薯生产的田间生物学检测遗传稳定性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4页 |
·马铃薯试管苗的低温保存 | 第29-31页 |
·矮壮素(CCC)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 第29页 |
·多效唑(PP_(333))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 第29-30页 |
·青鲜素(MH)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 第30页 |
·蔗糖对马铃薯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 第30-31页 |
·离体保存过程中马铃薯试管苗的生理生化变化 | 第31-36页 |
·马铃薯试管苗株高的变化 | 第31-32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内源维生素 C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 | 第3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34页 |
·过氧化物酶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34-35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RAPD检测离体保存后马铃薯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36-41页 |
·DNA的质量和产率 | 第36-37页 |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7-39页 |
·引物的筛选和 RAPD扩增分析 | 第39-41页 |
·田间生物学检测离体保存后马铃薯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41-44页 |
·脱毒试管苗田间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41-42页 |
·种薯生产的田间生物学检测遗传稳定性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生长抑制剂对延长试管苗离体保存的继代时间的影响 | 第44页 |
·低温保存过程中马铃薯试管苗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44-46页 |
·RAPD标记检测马铃薯种质低温保存后的遗传稳定性 | 第46页 |
·田间试验检测马铃薯种质低温保存后的遗传稳定性 | 第46-47页 |
·低温离体保存在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地位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图版和图版说明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