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0-12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必要性及责任构成 | 第15-25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意义 | 第15-1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第15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 第15-16页 |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政府承担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政府承担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的现实条件 | 第18-19页 |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内容 | 第19-22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 | 第19-21页 |
·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紧迫性 | 第21-22页 |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构成 | 第22-25页 |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担 | 第22-23页 |
·统筹规划责任 | 第23页 |
·合作和引导责任 | 第23页 |
·监管和保障责任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当前我国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已取得的成就 | 第25-27页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 第25-26页 |
·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 | 第26-27页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 第27页 |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0页 |
·农村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并存 | 第27-28页 |
·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越位与缺位并存 | 第28-29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效率低下 | 第29-30页 |
·部分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行为不规范 | 第30页 |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责任履行不足的原因 | 第30-33页 |
·历史原因: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 | 第30-31页 |
·观念原因:地方政府责任意识不强 | 第31页 |
·体制原因:政府责任的边界不清 | 第31-32页 |
·现实原因:县乡财政困境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的基本途径 | 第33-46页 |
·合理划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和责任边界 | 第33-38页 |
·树立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理念 | 第33-36页 |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 | 第36-37页 |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的多元主体承担机制 | 第37-38页 |
·创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新机制 | 第38页 |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 第38-40页 |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 第38-39页 |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 第39页 |
·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 第39-40页 |
·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 | 第40-43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和地区差异的准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第40-41页 |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扶持 | 第41-42页 |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和制度扶持 | 第42-43页 |
·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履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3-46页 |
·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构 | 第43-44页 |
·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有效监督 | 第44页 |
·严格控制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参与者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