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系统科学的应用 | 第10页 |
| ·地下工程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发展 | 第10页 |
| ·岩石力学 | 第10-11页 |
| ·管理风险 | 第11页 |
| ·施工管理 | 第11页 |
| ·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公路隧道的特点 | 第11-12页 |
| ·公路隧道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新奥法理论及其监测监控概述 | 第13-15页 |
| ·新奥法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 ·新奥法的监测监控概述 | 第14-15页 |
| ·隧道设计方法概述 | 第15-19页 |
| ·设计方法概述 | 第15-16页 |
| ·动态设计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 | 第16-17页 |
| ·动态设计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动态设计在公路隧道中的主要应用 | 第18-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隧道工程动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1-27页 |
| ·动态设计的原理 | 第21-22页 |
| ·动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 ·动态设计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动态设计流程图 | 第22页 |
| ·动态设计的主要方法 | 第22-27页 |
| ·工程类比法 | 第22-24页 |
| ·专家系统法 | 第24-25页 |
| ·模糊数学方法 | 第25-26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工程信息及处理技术 | 第27-45页 |
| ·施工信息在隧道动态设计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信息采集技术 | 第28-29页 |
| ·围岩分类技术 | 第29-30页 |
| ·工程监测信息采集内容 | 第30-33页 |
| ·信息处理技术 | 第33-40页 |
| ·原始量测数据整理 | 第33-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40页 |
| ·信息反馈技术 | 第40-45页 |
| ·理论反馈法 | 第40-41页 |
| ·经验反馈法 | 第41-45页 |
| 第四章 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在动态设计中的应用 | 第45-58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45-47页 |
|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程序 | 第45-47页 |
| ·模糊映射集和权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47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47-49页 |
| ·灰色关联分析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 第49-51页 |
| ·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系统理论在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 第51-56页 |
| ·模糊综合评判在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 第51-54页 |
| ·灰色系统理论在支护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动态设计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 第58-74页 |
| ·某公路隧道工程概况概述 | 第58-59页 |
| ·监控量测的内容 | 第59-60页 |
|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 第60-68页 |
| ·地质素描、地质、支护状况观察 | 第60页 |
| ·隧道周边位移的量测 | 第60-62页 |
|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 | 第62页 |
| ·锚杆内力及拉拔力量测 | 第62-63页 |
| ·地表下沉量测 | 第63-65页 |
| ·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 第65-66页 |
|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测试 | 第66页 |
| ·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 第66-67页 |
| ·二次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和裂缝量测 | 第67页 |
| ·地质超前预报 | 第67-68页 |
| ·监控信息处理与反馈 | 第68-73页 |
| ·地表下沉 | 第68-69页 |
| ·收敛变形 | 第69页 |
| ·拱顶位移 | 第69-71页 |
| ·钢支撑内力 | 第71-72页 |
| ·锚杆内力量测结果 | 第72-73页 |
| ·支护设计的变更 | 第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浅埋暗挖偏压隧道施工动态数值分析 | 第74-95页 |
| ·隧道卸荷开挖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 第74-77页 |
| ·隧道开挖卸荷的模拟 | 第74页 |
| ·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74-77页 |
| ·隧道模拟过程的 FLAC2D 模型实现 | 第77-79页 |
| ·模拟方案组合 | 第77-78页 |
|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78-79页 |
| ·无支护情况下隧道变形分析 | 第79-80页 |
| ·不同施工方法下隧道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 第80-94页 |
| ·全断面开挖法的受力变形分析 | 第80-85页 |
| ·上台阶开挖法的受力变形分析 | 第85-89页 |
| ·CD 开挖法的受力变形分析 | 第89-93页 |
| ·几种施工方法的比较 | 第93-94页 |
| ·本章小节 | 第94-95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5-97页 |
| ·主要结论 | 第95页 |
| ·展望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