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错案和法官责任追究终身制概述 | 第9-14页 |
1.1 错案概述 | 第9-11页 |
1.1.1 对“错案”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1.1.2 错案的认定标准分析 | 第9-11页 |
1.2 法官责任追究终身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法官责任追究终身制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2 法官责任追究终身制设置的初衷及目标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在理论上的背离 | 第14-21页 |
2.1 与成熟法治国家的理论和经验相违背 | 第14-17页 |
2.1.1 西方国家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 | 第14-15页 |
2.1.2 西方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 第15-16页 |
2.1.3 法官责任豁免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2.2 违背时效理论 | 第17-19页 |
2.2.1 时效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 第17页 |
2.2.2 我国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 第17-18页 |
2.2.3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违背时效理论的表现 | 第18-19页 |
2.3 违背权责相统一原则和司法规律 | 第19-21页 |
2.3.1 违背权责相统一原则 | 第19-20页 |
2.3.2 违背了我国的司法规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不可行性分析 | 第21-30页 |
3.1 错案的存在难以避免 | 第21-22页 |
3.2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的实施困境 | 第22-24页 |
3.2.1 责任追究在时间上的困境 | 第22-23页 |
3.2.2 责任追究在空间上的困境 | 第23页 |
3.2.3 追究法官的责任难以落实 | 第23-24页 |
3.3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难以起到防治错案的作用 | 第24-25页 |
3.3.1 简析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4-25页 |
3.3.2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难以实现防治错案的目的 | 第25页 |
3.4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25-30页 |
3.4.1 更为折中的裁判方式 | 第25-26页 |
3.4.2 以调解代替审判 | 第26页 |
3.4.3 尽可能的责任转嫁 | 第26-27页 |
3.4.4 办案的效率下降 | 第27页 |
3.4.5 影响我国的司法权威 | 第27-28页 |
3.4.6 加剧法官人才的流失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法官防止错案的措施与我国法官责任制的完善 | 第30-37页 |
4.1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能否完善 | 第30-31页 |
4.2 法官防止错案的措施 | 第31-33页 |
4.2.1 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 | 第31页 |
4.2.2 贯彻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审判原则 | 第31-32页 |
4.2.3 提升法官的职业能力,保证办案质量 | 第32-33页 |
4.3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 第33-37页 |
4.3.1 我国相关规定中涉及法官责任豁免的规定 | 第34页 |
4.3.2 我国在法官责任豁免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3.3 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豁免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