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 ·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第13-29页 |
| ·生态安全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 ·生态安全定义 | 第13页 |
| ·生态安全的特点 | 第13-15页 |
| ·生态安全的本质 | 第15页 |
| ·生态安全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15-17页 |
| ·生态安全评价系统 | 第17-29页 |
| ·评价主体 | 第17-19页 |
| ·评价对象 | 第19页 |
| ·评价目的 | 第19页 |
| ·评价标准 | 第19-2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 ·评价方法 | 第21-29页 |
| 第三章 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29-41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9-33页 |
| ·地理位置 | 第30页 |
| ·地质地貌 | 第30-31页 |
| ·水文 | 第31-32页 |
| ·土壤 | 第32页 |
| ·气候 | 第32-33页 |
| ·自然资源 | 第33-36页 |
| ·植被概况 | 第33-35页 |
| ·野生动植物概况 | 第35页 |
| ·其他自然资源概况 | 第35-36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6-39页 |
| ·保护区历史沿革 | 第36-37页 |
| ·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 第37-38页 |
| ·社区人口 | 第38-39页 |
| ·经济状况 | 第39页 |
| ·文化教育 | 第39页 |
| ·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价 | 第41-51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1-45页 |
| ·明确问题 | 第41页 |
| ·建立层次结构 | 第41-43页 |
| ·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3-45页 |
| ·指标值及标准值的确定 | 第45-47页 |
| ·生态安全指数的确定 | 第47-50页 |
| ·单项指标生态安全指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 ·综合生态安全指数的确定 | 第48-50页 |
| ·评判标准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 ·结果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5页 |
| ·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2-54页 |
| ·不安全度 | 第54页 |
| ·查干湖国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8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对策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