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1页 |
表目录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一种流行与时尚 | 第8页 |
·农业旅游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 第8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提供了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标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13页 |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 第1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业旅游发展社区影响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17页 |
·农业旅游的概念 | 第15-16页 |
·社区的概念 | 第16-17页 |
·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第17-19页 |
·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 第20页 |
·农业旅游社区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理论概述 | 第25页 |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与社区影响 | 第25-26页 |
·社区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 第26-27页 |
·理论概述 | 第26页 |
·社会交换理论与社区影响 | 第26-27页 |
·利益主体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 第27-28页 |
·理论概述 | 第27页 |
·利益主体理论与社区影响 | 第27-28页 |
·旅游人类学理论 | 第28-29页 |
·理论概述 | 第28-29页 |
·旅游人类学理论与社区影响 | 第2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农业旅游发展社区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30-34页 |
·农业旅游发展社区影响主要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外在影响因子分析 | 第30-31页 |
·内在影响因子分析 | 第31-32页 |
·农业旅游社区影响模型的构建 | 第32-3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南京农业旅游发展社区影响研究 | 第34-4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4-35页 |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研究步骤 | 第35-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南京农业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分析 | 第38-46页 |
·农业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经济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农业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农业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优化南京农业旅游社区影响的主要对策 | 第47-51页 |
·增加社区参与,建立农业旅游与社区一体化机制 | 第47-48页 |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农业旅游决策的程度 | 第47-48页 |
·建立社区居民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机制 | 第48页 |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第48-49页 |
·调整分配机制,实现利益主体间的合理分配 | 第48页 |
·转变经营观念,促进经济利益的不断提高 | 第48-49页 |
·改善农业旅游环境,美化农业旅游整体形象 | 第49页 |
·加强政企联合,完善相关环境法规 | 第49页 |
·增强环保意识,美化农业旅游自然生态环境 | 第4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研究范围 | 第51页 |
·研究手段 | 第51页 |
·研究层次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