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4页 |
| 前言 | 第14-1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7-53页 |
| 第一章 植物乙烯和脱落酸信号通路 | 第17-31页 |
| 一、乙烯信号通路 | 第17-23页 |
| 二、脱落酸信号通路 | 第23-28页 |
| 三、信号通路之间的交叉对话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Harpins蛋白在植物上的效应及信号传导机制 | 第31-41页 |
| 一、Harpins在植物上的效应 | 第32-37页 |
| 二、Harpins启动的植物信号传导通路 | 第37-41页 |
| 第三章 酵母双杂交系统及研究应用 | 第41-53页 |
|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 二、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改进 | 第42-43页 |
| 三、基于双杂交原理的其它杂交系统 | 第43-50页 |
| 四、酵母双杂交系统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50-53页 |
| 研究报告 | 第53-121页 |
| 第一章 脱落酸和乙烯信号互作对HrpN_(Ea)诱导拟南芥根生长的调控作用 | 第53-69页 |
| 摘要 | 第53-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 2 结果 | 第56-65页 |
| ·HrpN_(Ea)对根初始生长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在HrpN_(Ea)诱导的幼根生长过程中,ABA和乙烯水平同时发生变化 | 第57-59页 |
| ·ABA和乙烯共同参与HrpN_(Ea)促进的幼根生长 | 第59-61页 |
| ·HrpN_(Ea)促进的根生长需要ABA和乙烯信号 | 第61-64页 |
| ·ABA不影响HrpN_(Ea)施用在植物地上部分所激发的生长 | 第64-65页 |
| 3 讨论 | 第65-68页 |
| ABSTRACT | 第68-69页 |
| 第二章 HpaG_(Xoo)转基因表达诱导植物生长和抗病性 | 第69-83页 |
| 摘要 | 第69-7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 | 第74-75页 |
| ·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测定 | 第75-76页 |
| ·HpaG_(Xoo)转基因表达后诱导拟南芥对DC3000的抗性 | 第76-77页 |
| ·防卫反应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 | 第77-78页 |
| ·转基因植株不发生HCD | 第78页 |
| ·HpaG_(Xoo)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 第78-79页 |
| 3 讨论 | 第79-81页 |
| ABSTRACT | 第81-83页 |
| 第三章 HpaG_(Xoo)蛋白融合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83-97页 |
| 摘要 | 第83-8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9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1-95页 |
| ·基因的扩增 | 第91页 |
| ·pET30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1-92页 |
| ·重组质粒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 第92-93页 |
| ·融合蛋白的纯化、定量及活性测定 | 第93页 |
| ·抗体制备及效价测定 | 第93-95页 |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95页 |
| 3 讨论 | 第95-96页 |
| ABSTRACT | 第96-97页 |
| 第四章 HpaG_(Xoo)互作因子的筛选与功能预测 | 第97-111页 |
| 摘要 | 第97-9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9页 |
| ·拟南芥cDNA文库扩增后的滴度 | 第103页 |
| ·文库切割后质粒的提取 | 第103页 |
| ·拟南芥cDNA文库的筛选 | 第103-104页 |
| ·阳性克隆cDNA片段的序列测定及序列比对 | 第104-105页 |
| ·阳性克隆的功能预测 | 第105页 |
| ·筛选到的几个基因全长的克隆及酵母双杂交检测 | 第105-109页 |
| 3 讨论 | 第109-110页 |
| ABSTRACT | 第110-111页 |
| 第五章 HpaG_(Xooc)功能片段提高田间水稻产量的研究 | 第111-121页 |
| 摘要 | 第111-11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2-11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7页 |
| ·HpaG_(10-42)和HpaG_(Xooc)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正交分析 | 第113-114页 |
| ·水稻不同生育期施用HpaG_(Xooc)和HpaG_(10-42)对产量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 ·HpaG_(Xooc)和HpaG_(10-42)与常规农事管理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比较 | 第115页 |
| ·HpaG_(10-42)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HpaG_(10-42)大规模的田间应用促进作物生长 | 第116-117页 |
| 3 讨论 | 第117-119页 |
| ABSTRACT | 第119-121页 |
| 附录 | 第121-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45页 |
| 缩略语 | 第145-1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清单 | 第149-151页 |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