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引言 | 第10页 |
·热带气旋强度及其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SST 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 | 第11-13页 |
·环境风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 | 第13-15页 |
·对流层相对湿度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 | 第15页 |
·热带气旋结构对其强度变化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资料、处理和计算方法及有关概念介绍 | 第22-26页 |
·SST 资料 | 第22页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 | 第22-23页 |
·SST 资料与热带气旋资料插值和对应处理方法 | 第23页 |
·环境风垂直切变计算所使用的资料和方法 | 第23-24页 |
·有关概念简介 | 第24-25页 |
·热带气旋最大可能强度 | 第24页 |
·热带气旋相对强度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分布情况 | 第26-39页 |
·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速与 SST 的对应分布 | 第26-27页 |
·热带气旋强度按 SST 进行分组 | 第27-30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位置分布情况 | 第30-32页 |
·各温度组中热带气旋观测样本强度分布情况 | 第32-33页 |
·SST 分组与热带气旋观测最大强度间回归关系的建立 | 第33-35页 |
·对流层顶温度与 SST 的关系分析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热带气旋相对强度分析 | 第39-57页 |
·热带风暴最大相对强度的位置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热带气旋相对强度频数分布情况 | 第41-43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相对强度频数分布情况 | 第41-42页 |
·热带气旋所有样本的相对强度频数分布 | 第42-43页 |
·热带气旋相对强度频数累积分布情况 | 第43-44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相对强度频数累积分布情况 | 第43页 |
·热带气旋所有样本的相对强度频数累积分布情况 | 第43-44页 |
·热带气旋平均相对强度的空间分布 | 第44-47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平均相对强度随经纬度分布 | 第44-46页 |
·热带气旋所有观测样本的平均相对强度随经纬度分布 | 第46-47页 |
·热带气旋平均相对强度的月际变化 | 第47-50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平均相对强度的月际分布 | 第47-48页 |
·热带气旋所有观测样本平均相对强度的月际分布 | 第48页 |
·季节变化分析 | 第48-50页 |
·热带气旋平均相对强度年际变化 | 第50-52页 |
·热带气旋最强时的平均相对强度的年际变化 | 第50-51页 |
·热带气旋所有观测样本平均相对强度的年际变化 | 第51-52页 |
·El Ni(n|~)o、La Ni(n|~)a 和正常年份热带气旋最强时平均相对强度对比 | 第52-53页 |
·海洋以降低 SST 方式对热带气旋作出反应的可能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环境风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 第57-61页 |
·环境风垂直切变与热带气旋最强时相对强度的关系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61-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论文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