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流动的动因探析与路径选择--以苏北S中学为个案的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6-8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8页 |
第三节 理论回顾 | 第8-11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二章 S 中学概况与调查方案 | 第15-17页 |
第一节 个案概况 | 第15页 |
第二节 调查方案 | 第15-17页 |
第三章 S 中学教师流动的现状与影响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流动的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流动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流动的影响 | 第20-23页 |
第四章 S 中学教师的生存状况与流动意愿 | 第23-46页 |
第一节 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生存状况与流动意愿关系的分析 | 第24-46页 |
第五章 流动原因的探析 | 第46-56页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法律缺位与制度缺失 | 第46-50页 |
第二节 中观层面:教育管理的扭曲与公共空间的异化 | 第50-53页 |
第三节 微观层面:价值取向的转变与社会资本的累积 | 第53-56页 |
第六章 流动的路径选择 | 第56-63页 |
第一节 现行流动路径的评析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合理流动路径的选择 | 第57-6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农村中学教师生存状况与流动意愿调查表 | 第69-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