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我国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3-15页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3-14页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4-15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研究的创新第17页
     ·研究的不足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介绍第18-2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18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第18页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第18-19页
     ·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19页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第19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19-20页
   ·集体行动逻辑理论第20-21页
   ·社会资本理论第21-23页
     ·社会资本第21页
     ·信任第21-23页
3 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第23-37页
   ·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第23-28页
     ·日本农协是联结政府与农民的纽带与桥梁第23-24页
     ·政府是日本农协得以发展的坚实支柱第24页
     ·家庭式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相契合的可能性第24-25页
     ·层层建立、分工合作、统一协调的组织原则第25-26页
     ·民主的组织、经营和管理原则第26页
     ·合作金融是日本农协事业的核心内容第26-28页
   ·我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小农困境第28-29页
     ·超小规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基层农户缺乏吸引力第29-30页
     ·集体行动困境的存在制约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第30-31页
   ·我国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第31-37页
     ·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第31-33页
     ·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需要金融合作的支持第33-34页
     ·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需要社区合作的支持第34-35页
     ·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需要破除各类涉农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第35页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建立第35-37页
4 瑞安模式——我国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新探索第37-60页
   ·瑞安模式产生的外部环境第37-40页
     ·瑞安模式产生的外部经济环境第37-39页
     ·瑞安模式的形成轨迹第39-40页
   ·瑞安模式的基本情况第40-41页
   ·瑞安模式的会员制度第41-43页
     ·开放入会制第41页
     ·会员分级制第41-42页
     ·会员分类制第42页
     ·基层合作制第42-43页
     ·民主制衡制第43页
   ·瑞安模式的内部组织结构第43-45页
     ·会员代表大会第44页
     ·总理事会第44-45页
     ·执行委员会第45页
     ·总监事会第45页
   ·瑞安模式的主要功能第45-49页
     ·金融功能第45-47页
     ·流通功能第47-48页
     ·科技支持功能第48页
     ·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功能第48-49页
   ·瑞安模式的特点第49-52页
     ·制度创新第49-50页
     ·组织创新第50-51页
     ·动态博弈机制第51页
     ·目标、功能定位上具有可伸缩性第51-52页
   ·瑞安模式存在的问题第52-54页
     ·瑞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第52-53页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问题第53页
     ·涉农部门利益分化格局下农协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第53-54页
     ·农协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第54页
   ·瑞安模式的启示意义第54-60页
     ·瑞安模式对我国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体系的典型意义第54-55页
     ·瑞安模式对我国立足现实发展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体系的启示意义第55-56页
     ·瑞安模式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启示意义第56-57页
     ·瑞安模式对解决基层合作半径与规模经济矛盾的启示意义第57-58页
     ·瑞安模式对解决涉农要素资源回归三农问题的启示意义第58-60页
5 走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道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第60-67页
   ·不与农争利、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合作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第60-61页
   ·合作体系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是否矛盾的问题第61-63页
   ·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边界问题第63-64页
   ·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问题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