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锅炉构造论文--锅炉的自动调节及控制装置论文

SHL20-13-A型蒸汽锅炉改造及其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章 锅炉水循环运行工艺改造方案选择第10-17页
   ·SHL20-13-A型锅炉结构及工艺简介第10-11页
   ·SHL20-13-A型蒸汽炉锅炉特性参数数据第11页
   ·SHL20-13-A蒸汽炉锅炉运行工艺图第11-12页
   ·锅炉水循环运行工艺改造方案选择第12-16页
     ·改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第12-13页
     ·改强制循环热水锅炉第13页
     ·锅炉送回水温度及供热温差的确定第13-14页
     ·如何降低锅炉运行阻力第14-15页
     ·如何降低省煤器阻力第15页
     ·如何降低系统运行阻力第15页
     ·如何防止突然停电汽化问题第15页
     ·确定改造方向及改造思路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锅炉水循环系统改造方案设计第17-19页
   ·锅炉水循环系统改造方案第17-18页
   ·SHL14-1.28-95/70-A型热水锅炉的特性参数数据第18-19页
第三章 锅炉水循环热力及水动力计算第19-29页
   ·锅炉水循环热力参数计算第19-21页
     ·炉膛水冷壁第19-20页
     ·第一管束第20页
     ·第二管束第20-21页
     ·省煤器第21页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第21-22页
   ·锅炉水循环水动力计算第22-28页
     ·SHL20-13-A型锅炉各受热面结构特性数据第22-23页
     ·侧水冷壁水循回路环水动力计算第23-24页
     ·前水冷壁水循环回路水动力计算第24-25页
     ·后水冷壁水循环回路水动力计算第25-26页
     ·对流管束水循环回路水动力计算第26-27页
     ·省煤器水循环回路阻力计算第27-28页
     ·锅炉本体各部循环系统水动力计算结果汇总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校核计算第29-36页
   ·对流管束水流速过冷沸腾校核第29-31页
     ·流速的选择第29页
     ·对流管束中水速ω_ρ的校核第29-31页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第31-35页
     ·下汽包无孔封头开孔强度计算第31-33页
     ·新更换省煤器联箱强度计算第33-35页
   ·安全阀排放量校核计算第35页
     ·安全阀排放量校核计算数据第35页
     ·校核结论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在锅炉上的应用第36-41页
   ·我国链条燃煤热水锅炉控制系统现状第36页
   ·早期锅炉控制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早期锅炉分散仪表监控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早期锅炉计算机集中控制存在的问题第37页
   ·链条式燃煤热水锅炉燃烧系统控制对象的特性分析第37-38页
     ·链条式燃煤锅炉的燃烧过程特性第38页
   ·计算机模糊控制在锅炉上的应用第38-39页
   ·燃煤链条炉燃烧模糊控制系统控制要求和系统构成第39-40页
     ·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第39页
     ·锅炉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构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六章 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第41-47页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第41-42页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第41-42页
     ·模糊控制过程第42页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第42页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第42页
   ·控制系统应用方案第42-45页
     ·负荷控制器第43-44页
     ·送风控制器第44页
     ·负压控制器第44-45页
   ·链条热水锅炉燃烧系统控制过程第45-46页
     ·锅炉出口水温控制器温度自动给定第45页
     ·链条热水锅炉燃烧系统控制过程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七章 变频调速技术在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47-51页
   ·变频调速技术原理第47-48页
   ·风机变频调速运行时的节能原理第48-49页
   ·锅炉鼓、引风机应用变频调速效益分析第49-50页
     ·应用变频调速前风机运行状态第49页
     ·应用变频调速后风机运行状态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八章 锅炉及控制系统改造后的效益分析第51-55页
   ·锅炉及控制系统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分析第51-53页
     ·节煤效益分析第51页
     ·采用变频调速对鼓、引风机改造的节电效益分析第51-53页
   ·锅炉及控制系统改造后的运行效益分析第53-55页
     ·锅炉及其运行方式改造后的运行效益分析第53页
     ·锅炉控制系统改造后的运行效益分析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第58-59页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与实施研究
下一篇: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实验性大鼠股动脉闭塞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