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一 导论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传统知识的含义及特征 | 第14-20页 |
(一) 传统知识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 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6-18页 |
1、“传统知识”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遗传资源” | 第16-17页 |
2、“传统知识”与“土著知识” | 第17页 |
3、“传统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7-18页 |
(三) 传统知识的特征 | 第18-20页 |
三 传统知识保护的正当性和可行性 | 第20-31页 |
(一)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 | 第20-26页 |
1、以世界人权保护为视角 | 第20-23页 |
2、以实现社会公平为视角 | 第23-24页 |
3、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 | 第24-25页 |
4、以社会契约理论为视角 | 第25-26页 |
(二)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知识的可行性 | 第26-31页 |
1、传统知识的“新颖性”分析 | 第26-27页 |
2、传统知识的“私权”特质分析 | 第27-29页 |
3、传统知识的“专有”特质分析 | 第29-31页 |
四 传统知识的保护实践 | 第31-37页 |
(一) 国际组织的保护实践 | 第31-33页 |
1、WTO 和 TRIPS 理事会 | 第31页 |
2、WIPO | 第31-32页 |
3、CBD 和 FAO | 第32-33页 |
(二) 国家层面的实践 | 第33-37页 |
1、秘鲁 | 第33-34页 |
2、泰国 | 第34-35页 |
3、菲律宾 | 第35页 |
4、我国 | 第35-37页 |
五 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目标和制度框架 | 第37-45页 |
(一)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目标 | 第37-38页 |
(二)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框架 | 第38-45页 |
1、采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38-40页 |
2、利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及其评价 | 第40-43页 |
3、对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修改以保护传统知识 | 第43-45页 |
六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