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条件第12-17页
 一、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产生的客观条件第12-14页
  (一)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是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第12-13页
  (二) 土地特性的制约性是空间建设用使用权产生的动因第13-14页
 二、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产生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第二章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立法模式及我国立法设计分析第17-25页
 一、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立法模式第17-21页
  (一) 民法模式第17-18页
  (二) 单独制定空间法模式第18-19页
  (三) “法律包裹”模式第19-21页
 二、我国立法设计分析第21-25页
  (一) 空间利用立法模式的理论争议与物权法制定中,关于空间利用问题,学者存在以下不同看法第21-23页
  (二) 《物权法》关于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及其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要素及与相关权利的关系第25-35页
 一、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第25-27页
 二、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第27-29页
  (一)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主体第27-28页
  (二)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第28-29页
 三、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第29-33页
  (一)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第29-31页
  (二)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义务第31-33页
 四、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关系第33-35页
  (一)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第33页
  (二)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第33-34页
  (三) 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34-35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构想第35-43页
 一、明确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立法上的含义第35-36页
 二、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第36-37页
 三、明确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规则第37-39页
  (一) 先设定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设定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第37-39页
  (二) 先设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设立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第39页
  (三) 数个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定第39页
 四、明确调整同一块土地不同权利人之间的关系的规则第39-41页
  (一) 引用平面相邻关系的规定调整空间相邻关系第39-40页
  (二) 法律应赋予空间相邻关系人意思自治,允许空间相邻关系人使用收益的约定第40-41页
  (三) 明确一些典型相邻关系的具体处理规则第41页
 五、建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规则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最高额抵押权担保债权确定研究
下一篇:论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