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 ·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工程 | 第10-19页 |
| ·植物遗传转化 | 第10-16页 |
| ·植物基因工程 | 第16-19页 |
| ·植物的氧代谢 | 第19-25页 |
| ·活性氧的种类与特性 | 第19-20页 |
| ·活性氧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 第20-22页 |
| ·活性氧的清除系统 | 第22-24页 |
| ·植物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 第24-25页 |
| ·百合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百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仙客来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 ·仙客来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 ·仙客来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30页 |
| ·高温逆境下的生理变化 | 第30-3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转Mn-SOD 基因麝香百合植株的获得 | 第34-4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9页 |
|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 ·试验菌株 | 第34页 |
| ·培养基 | 第34页 |
| ·卡那霉素对百合叶片抗生素敏感性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根癌农杆菌的活化和抑菌素浓度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麝香百合转化 | 第35页 |
| ·抗性植株的再生 | 第35页 |
| ·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35-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 ·卡那霉素对麝香百合叶片的筛选压的确定 | 第39页 |
| ·抑菌素浓度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预培养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不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共培养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1页 |
| ·抗性植株的获得 | 第41页 |
| ·抗性植株PCR 鉴定 | 第41-43页 |
| ·抗性再生植株的Southern blot 检测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仙客来组织培养及转Mn-SOD 基因仙客来抗性再生植株检测的研究 | 第45-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 ·种子无菌萌发 | 第45页 |
| ·块茎诱导分化不定芽 | 第45页 |
| ·根的诱导 | 第45页 |
|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抗性再生植株的Southern blot 检测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 ·由种子萌发产生的块茎 | 第45-47页 |
| ·不同激素浓度对块茎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第47页 |
|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块茎再生芽的影响 | 第47页 |
|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生根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仙客来抗性再生植株的Southern blot 检测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和百合组培苗耐热性鉴定 | 第51-5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1页 |
| ·材料 | 第51页 |
| ·高温胁迫处理 | 第51页 |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5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组培苗耐热性鉴定 | 第51-53页 |
| ·转Mn-SOD 基因百合组培苗耐热性鉴定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58页 |
| ·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 ·抗生素浓度对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5页 |
| ·预培养时间对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5页 |
| ·共培养时间对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5页 |
| ·农杆菌浓度及侵染时间对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5页 |
| ·转化体的筛选及检测 | 第55-56页 |
| ·仙客来种子萌发及块茎诱导不定芽的影响因素 | 第56页 |
| ·转Mn-SOD 基因植株的耐热性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获得麝香百合抗性植株 | 第58页 |
| ·筛选出仙客来块茎诱导不定芽培养基和不定芽生根培养基 | 第58页 |
| ·获得转Mn-SOD 基因百合植株和仙客来植株 | 第58页 |
| ·转Mn-SOD 基因仙客来和百合组培苗的耐热性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缩略词表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