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微腔结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1页
   ·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展历程第15-17页
   ·有机发光器件的基本原理第17-22页
     ·发光过程第17-18页
     ·载流子注入第18-19页
     ·载流子传输第19-20页
     ·能量传递理论第20-22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表征第22-28页
     ·发光光谱(Luminescence spectrum)与色度(Chromaticity)第22-23页
     ·发光亮度(Luminance)第23-25页
     ·发光阈值电压(Threshol voltage)第25页
     ·寿命(Life)第25页
     ·发光效率(Luminescent efficiency)第25-28页
   ·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历程及现状第28-34页
     ·透明电极的研究第29-31页
     ·折射率匹配层提高光输出第31-32页
     ·反射阳极第32-34页
   ·微腔结构有机发光器件第34-40页
     ·微腔原理第35-36页
     ·微腔结构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第36-40页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安排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1页
第二章 底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研究第51-73页
   ·蓝色有机发光器件第51-57页
     ·实验过程第52-53页
     ·不同搀杂剂蓝光器件的性能第53-57页
   ·激子阻挡层增强白光有机发光器件效率第57-61页
     ·实验第57-58页
     ·器件性能第58-61页
   ·多发光层结构的白色有机发光器件第61-68页
     ·实验第61-62页
     ·发光层次序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发光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机理分析第66-68页
   ·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第三章 微腔调色法实现顶发射器件三基色的研究第73-97页
   ·半透明金属复合阴极第75-79页
     ·实验过程第76-77页
     ·透明器件的性能第77-79页
   ·可变颜色的微腔顶发射器件第79-84页
     ·实验过程第80-81页
     ·Alq_3基微腔顶发射器件性能第81-84页
   ·深蓝色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第84-86页
     ·实验过程第84-85页
     ·深蓝色微腔顶发射器件性能第85-86页
   ·微腔调色法实现顶发射器件三基色第86-91页
     ·实验过程第88页
     ·RGB三基色微腔顶发射器件性能第88-90页
     ·光谱峰值拟合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第四章 微腔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提高第97-123页
   ·效率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案第98-101页
   ·折射率匹配层提高阴极出光率第101-102页
   ·新型空穴注入层的顶发射器件第102-109页
     ·实验过程第103-104页
     ·Ag/MoO_x为反射阳极的顶发射器件第104-106页
     ·理论分析与解释第106-109页
   ·微腔顶发射器件的光谱拟合第109-117页
     ·实验过程第111页
     ·不同腔长的微腔顶发射器件性能第111-114页
     ·微腔顶发射器件的光谱拟合第114-117页
   ·小结第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第五章 结论第123-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第12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提单的债权关系
下一篇:多粒度交换光网络动态路由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