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20页 |
·超滤膜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的研究及应用发展 | 第14-17页 |
·超滤膜污染的防治和清洗 | 第17-20页 |
·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第20-27页 |
·生物脱氮的原理 | 第20-22页 |
·影响生物脱氮的因素 | 第22-23页 |
·生物脱氮过程中的问题 | 第23-24页 |
·BAC工艺的净水原理 | 第24-27页 |
第2章 立题的意义、研究内容、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27-33页 |
·立题意义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混凝—BAC—超滤膜组合工艺简介 | 第27-30页 |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与装置 | 第28-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监测项目及方法 | 第30页 |
·标准曲线 | 第30-33页 |
第3章 组合工艺中周期换炭量和生物作用对运行效果影响 | 第33-40页 |
·周期换炭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反应器内有无生物作用处理效果比较 | 第34-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生物载体 | 第35页 |
·生物膜成熟与否的判断 | 第35页 |
·处理效果比较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混凝—BAC—超滤膜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处理效果因素分析 | 第40-51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处理效果 | 第40-46页 |
·组合工艺在运行周期内的处理效果 | 第41-44页 |
·组合工艺运行周期内前期处理效果和后期处理效果比较 | 第44-46页 |
·影响处理效果因素分析 | 第46-50页 |
·温度 | 第46-47页 |
·曝气量 | 第47-48页 |
·混凝剂投加量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膜污染分析 | 第51-59页 |
·组合工艺中超滤膜的过滤性能 | 第51-54页 |
·超滤膜工作原理及膜污染的形成 | 第51-52页 |
·运行周期中超滤膜过滤性能变化 | 第52-53页 |
·增大曝气量对组合工艺中超滤膜性能影响 | 第53-54页 |
·膜清洗方法及清洗液分析 | 第54-56页 |
·膜清洗方法 | 第54-55页 |
·清洗液分析 | 第55-56页 |
·膜表面性状分析 | 第56-58页 |
·反冲洗前后超滤膜表面污染情况 | 第56-57页 |
·反冲洗后膜表面分析 | 第57页 |
·反冲洗前膜表面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膜组合工艺系统中的生物作用 | 第59-63页 |
·粉末活性炭表面挂膜前后比较 | 第59页 |
·系统运行后期BAC镜检和电镜扫描分析 | 第59-63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