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漏磁通检测地面标记系统研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 ·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6-7页 |
| ·管道运输的发展 | 第6-7页 |
| ·管道运输的安全问题 | 第7页 |
| ·管道漏磁通内检测及缺陷定位技术 | 第7-10页 |
| ·管道漏磁通内检测技术原理简介 | 第7-8页 |
| ·管道缺陷定位技术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 第8-10页 |
|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本文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地面标记原理与系统方案设计 | 第12-17页 |
| ·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 第12-13页 |
|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3-16页 |
| ·AGM位置信息获取 | 第13页 |
| ·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 第13-14页 |
| ·地面标记器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 ·主时钟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地面标记系统硬件设计 | 第17-42页 |
| ·地面标记器(AGM) | 第17-32页 |
| ·磁传感器选择 | 第17-18页 |
| ·磁偶极子理论模型 | 第18-22页 |
| ·电源管理 | 第22-23页 |
| ·电池选择 | 第23-24页 |
| ·模拟滤波放大 | 第24页 |
| ·单片机选型 | 第24-26页 |
| ·实时时钟设计 | 第26-27页 |
| ·存储器设计 | 第27-29页 |
| ·高精度计数器设计 | 第29-30页 |
| ·标记器控制软件设计 | 第30-31页 |
| ·按键及指示灯 | 第31-32页 |
| ·主时钟 | 第32-41页 |
| ·电源管理 | 第32页 |
| ·主时钟存储协议 | 第32-33页 |
| ·菜单设计 | 第33-35页 |
| ·I~2C通讯设计 | 第35-38页 |
| ·充电控制 | 第38-40页 |
| ·串行通讯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上位机管理软件设计 | 第42-50页 |
| ·地面标记系统管理与软件功能设计 | 第42-44页 |
| ·管理软件设计 | 第44-49页 |
| ·程序初始化 | 第44-45页 |
| ·状态监控 | 第45-46页 |
| ·更改文件夹 | 第46页 |
| ·读取数据 | 第46-47页 |
| ·分析数据 | 第47-49页 |
| ·退出程序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可靠性试验及现场应用 | 第50-59页 |
| ·可靠性试验 | 第50-56页 |
| ·角度试验 | 第50-53页 |
| ·电池放电试验 | 第53页 |
| ·密封性试验 | 第53-54页 |
| ·晶体振荡器稳定度测试 | 第54页 |
| ·温度试验 | 第54-56页 |
| ·现场应用 | 第56-59页 |
| ·牵拉试验 | 第56页 |
| ·现场检测应用 | 第56-5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论文总结 | 第59-60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