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我国水环境形势 | 第10页 |
| ·含硫酸盐的抗生素废水污染及其毒害性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抗生素废水的特性及处理工艺现状 | 第12-19页 |
| ·抗生素生产工艺简介 | 第13-14页 |
| ·抗生素废水来源及水质特性 | 第14-16页 |
| ·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第16-18页 |
| ·前处理-UASB-SBR组合工艺的提出 | 第18页 |
| ·前处理—UASB—SBR工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机理及相关理论 | 第22-31页 |
|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类 | 第22页 |
| ·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代谢机理 | 第22-24页 |
| ·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机制 | 第24-26页 |
| ·影响硫酸盐厌氧还原作用的主要因子 | 第26-28页 |
| ·解除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实验组织实施及结果分析 | 第31-57页 |
| ·实验现场概述 | 第31-33页 |
| ·废水来源及进水水质参数 | 第31页 |
| ·现有处理工艺及改进后的处理工艺 | 第31-33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3-37页 |
| ·实验初期启动及结果讨论 | 第37-39页 |
| ·二次启动污泥的驯化及形成 | 第39-41页 |
| ·试验运行参数对硫酸盐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41-49页 |
| ·pH值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温度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的COD/SO_4~(2-)比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硫酸盐浓度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硫化物对硫酸盐厌氧还原的影响 | 第46-47页 |
| ·SRB与MPB初始数量比率 | 第47-49页 |
| ·硫酸盐解除方式初探 | 第49-54页 |
| ·不同预处理方式降低硫酸盐浓度 | 第49-52页 |
| ·混合废水对硫酸盐抑制的解除 | 第52-53页 |
| ·添加硫化物抑制剂降低硫酸盐影响 | 第53-54页 |
| ·UASB稳定运行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57-63页 |
| ·推导UASB反应器数学模型的一些假设 | 第57页 |
| ·厌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57-63页 |
| 结论和建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