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6-12页 |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7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7-9页 |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 第9-12页 |
2 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 第12-19页 |
·烃源岩地球化学 | 第12-13页 |
·油气源对比的一般方法及新进展 | 第13-16页 |
·油源对比的原理 | 第14页 |
·全烃地球化学对比方法 | 第14-16页 |
·含油气系统 | 第16-17页 |
·油气藏地球化学 | 第17-19页 |
3 区域地质概况及勘探现状 | 第19-23页 |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构造特征及勘探现状 | 第19-21页 |
·区域构造—沉积史分析 | 第21页 |
·地层层序及其特征 | 第21-23页 |
4 烃源岩评价 | 第23-46页 |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3-33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23-29页 |
·有机质类型评价 | 第29-33页 |
·湖盆中心的迁移对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的控制作用 | 第33-42页 |
·对有机质丰度的影响 | 第34-38页 |
·对生源构成的影响 | 第38-42页 |
·有机质演化 | 第42-46页 |
·生油岩生烃演化剖面 | 第44-46页 |
5 油源对比 | 第46-68页 |
·油气物性特征 | 第46-47页 |
·原油物性 | 第46-47页 |
·天然气物性 | 第47页 |
·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 | 第47-49页 |
·原油轻烃 | 第49-52页 |
·原油保存条件 | 第49-50页 |
·轻烃分析 | 第50-52页 |
·甲基菲指数 | 第52-53页 |
·生物标志化合物 | 第53-68页 |
6 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 第68-81页 |
主要认识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图 | 第86-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