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在萘满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前言第9页
 §1-2 1-四氢萘酮的制备方法简介第9-14页
  1-2-1 生物转化法第10页
  1-2-2 电解催化氧化法第10-11页
  1-2-3 感光氧化法第11-12页
  1-2-4 有机化合物催化氧化法第12页
  1-2-5 负载金属催化氧化法第12-14页
 §1-3 Cu( Ⅱ)在催化萘满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19页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9-22页
 §2-1 主要化学试剂第19-20页
 §2-2 实验仪器第20页
 §2-3 表征及分析方法第20-22页
第三章 Cu(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萘满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第22-37页
 §3-1 实验部分第22-25页
  3-1-1 合成路线第22页
  3-1-2 配体s2 的合成第22-23页
  3-1-3 配合物c1~c3 的合成第23页
  3-1-4 配合物c1~c3 晶体结构测定第23-24页
  3-1-5 萘满的催化氧化反应第24-2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5-31页
  3-2-1 配合物的合成第25页
  3-2-2 配合物c1~c3 的物理性质和元素分析第25页
  3-2-3 配体s1、s2 及其配合物c1~c3 的红外光谱第25-26页
  3-2-4 配体s2 及其配合物c1~c3 的核磁共振氢谱第26-27页
  3-2-5 配体s1、s2 及其配合物c1~c3 的紫外可见光谱第27页
  3-2-6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27-31页
 §3-3 催化性能考察第31-36页
  3-3-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2页
  3-3-2 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32-33页
  3-3-3 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33-34页
  3-3-4 不同氧化剂的比较第34页
  3-3-5 配合物c1~c3 催化性能的对比第34-36页
 §3-4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氯化铜在 MCM-41 中的组装及其在萘满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第37-45页
 §4-1 实验部分第37-39页
  4-1-1 多相化氯化铜的合成路线第37-38页
  4-1-2 多相化氯化铜催化剂MCM-41-I-CuCl_2 的制备第38页
  4-1-3 多相化氯化铜催化剂MCM-41-II-CuCl_2的制备第38-39页
  4-1-4 多相化氯化铜催化萘满氧化的反应第3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4-2-1 原子吸收分析第39页
  4-2-2 红外光谱第39-40页
  4-2-3 紫外漫反射光谱第40-41页
  4-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1页
  4-2-5 N_2 吸附第41-43页
 §4-3 多相化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考察第43-44页
 §4-4 结论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性能的考察
下一篇:高压低温条件下H2O-H2O2-CO(NH22-C3H8四元体系相平衡热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