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技术在动力学参数检测中的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 第12页 |
|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虚拟仪器 | 第14-24页 |
| ·概述 | 第14-16页 |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14页 |
| ·虚拟仪器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 ·虚拟仪器VS 传统仪器 | 第14-15页 |
| ·虚拟仪器的广泛应用 | 第15-16页 |
| ·虚拟仪器系统 | 第16-19页 |
| ·虚拟仪器系统构成 | 第16-18页 |
| ·基于PC 总线虚拟仪器必须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 ·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平台 | 第19页 |
| ·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 第19-21页 |
| ·LabVIEW 的使用及特点 | 第19-20页 |
| ·LabWindows/CVI 的使用 | 第20页 |
| ·可视化编程工具 | 第20-21页 |
| ·虚拟仪器平台的实现 | 第21-24页 |
| ·虚拟仪器平台的原理 | 第21-22页 |
| ·虚拟仪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24页 |
| 3 内循环反应器无梯度检验中的应用 | 第24-39页 |
| ·内循环反应器简介 | 第24页 |
| ·实验原理 | 第24-28页 |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28-29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29页 |
| ·实验结束步骤 | 第29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29-30页 |
| ·实验设备与操作的基本参数 | 第30页 |
| ·内循环反应器无剃度检验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30页 |
| ·内循环反应器无剃度检验硬件设计 | 第30-31页 |
| ·内循环反应器无剃度检验软件设计 | 第31-34页 |
| ·VISA 概述 | 第31-32页 |
| ·LabVIEW 的串口通信 | 第32-34页 |
| ·采集系统程序 | 第34-36页 |
| ·主界面的设计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页 |
| ·数据处理的实现 | 第35-36页 |
| ·采集中性能曲线的绘制 | 第36-37页 |
| ·采集中性能曲线的分析 | 第37-39页 |
| 4 内循环反应器测定氨合成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 第39-56页 |
|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 ·实验原理 | 第39-44页 |
| ·氨合成催化剂和反应动力学 | 第39-41页 |
| ·动力学参数测定原理 | 第41-44页 |
| ·实验装置及其流程 | 第44-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 ·实验前准备工作 | 第45-46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6页 |
| ·实验结束步骤 | 第46页 |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46-47页 |
| ·实验设备与操作的基本参数 | 第47页 |
| ·计算与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 ·计算方法 | 第47页 |
| ·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 ·系统的被控对象及要求 | 第48页 |
| ·信号的采集与变送 | 第48-49页 |
| ·信号的处理 | 第49页 |
| ·检测系统投入运行 | 第49页 |
| ·内循环反应器测定氨合成动力学参数检验硬件设计 | 第49页 |
| ·内循环反应器测定氨合成动力学参数检验软件设计 | 第49-56页 |
| ·下位机软件开发 | 第49-50页 |
| ·上位机软件开发 | 第50-51页 |
| ·等当点时通气时间的确定 | 第51-52页 |
| ·氨生成速率常数的测定 | 第52-54页 |
| ·表观活化能的测定 | 第54-56页 |
| 5 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 ·结果显示 | 第56-58页 |
| ·速率常数的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 ·活化能的检测结果 | 第57-58页 |
| ·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 | 第69-70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0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