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的设计和生物力学测试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实验一 新型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器的初步设计 | 第14-33页 |
1.现有治疗腰椎滑脱器械的设计原理及不足 | 第14-22页 |
·RF-Ⅱ器械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 第14-18页 |
·现有器械的不足 | 第18-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2.新型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原理 | 第22-27页 |
·NRF器械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 第22-24页 |
·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初步结构和使用方法 | 第24-26页 |
·新型内固定器械的不足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3.讨论 | 第27-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实验二 新型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器的稳定性测试 | 第33-4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2.矢状位的最大前曲度 | 第34-36页 |
3.矢状位的最大后伸度 | 第36-38页 |
4.冠状位的最大左侧弯 | 第38-39页 |
5.冠状位的最大右侧弯 | 第39-41页 |
6.垂直轴上的左轴向最大旋转 | 第41-42页 |
7.垂直轴上的右轴向最大旋转 | 第42-44页 |
8.小结 | 第44页 |
9.讨论 | 第44-45页 |
10.结论 | 第45-47页 |
附图 | 第47-50页 |
综述 | 第50-59页 |
中英文对照缩词表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62-63页 |
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3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