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春小麦生育前期抗旱机制及抗源筛选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植物抗旱性的类型 | 第12页 |
·作物抗旱性指标的研究 | 第12-19页 |
·作物旱害机制 | 第19-20页 |
·作物抗旱性育种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芽期抗旱性鉴定 | 第21页 |
·苗期抗旱性鉴定 | 第21-22页 |
·施肥处理 | 第22页 |
·生理指标测定试验 | 第22-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68页 |
·不同类型春小麦芽期抗旱性 | 第25-30页 |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芽期抗旱性 | 第25-26页 |
·小麦稀有种芽期抗旱性 | 第26页 |
·小麦农家种芽期抗旱性 | 第26-28页 |
·小麦推广品种芽期抗旱性 | 第28页 |
·国外小麦抗旱品种芽期抗旱性 | 第28-29页 |
·不同类型春小麦芽期抗旱性的分布 | 第29-30页 |
·不同类型春小麦苗期抗旱性 | 第30-31页 |
·不同类型春小麦芽期抗旱与苗期抗旱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水分胁迫下不同类型春小麦抗旱指标的变化规律 | 第32-62页 |
·脯氨酸的变化规律 | 第32-37页 |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37-42页 |
·气孔开度的变化规律 | 第42-46页 |
·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 | 第46-50页 |
·根冠比的变化规律 | 第50-54页 |
·干物重的变化规律 | 第54-58页 |
·植株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 第58-62页 |
·春小麦抗旱指标耐旱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 第62-68页 |
4 讨论 | 第68-71页 |
5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