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社会排斥及其分析模式 | 第15-62页 |
一、学术界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探讨 | 第15-26页 |
二、社会排斥分析模式的理论路径 | 第26-46页 |
三、关于社会排斥的新解释 | 第46-62页 |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排斥及其理解 | 第62-86页 |
一、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 | 第62-69页 |
二、公共政策社会排斥的根源 | 第69-74页 |
三、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机制 | 第74-86页 |
第三章 建国后公共政策社会排斥的演变 | 第86-110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1950 年代~1970 年代末期) | 第86-92页 |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0 年代初期~1990 年代中期) | 第92-97页 |
三、市场经济初期(1990 年代中期~) | 第97-110页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分析 | 第110-132页 |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与公共政策的困境 | 第110-112页 |
二、政府职能错位与公共政策的社会排斥 | 第112-125页 |
三、中国转型时期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 | 第125-132页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时期制约公共政策社会排斥的思考 | 第132-151页 |
一、确立社会公正的理念 | 第132-137页 |
二、构建完整有效的权力制约体制 | 第137-144页 |
三、发展社会自治组织 | 第144-151页 |
结 论 | 第151-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7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67-168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68-17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74-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