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一、绪论 | 第13-28页 |
1、危机动员的意义 | 第13-15页 |
2、实施危机动员的可行性 | 第15-23页 |
3、中国危机管理动员模式形成的原因 | 第23-25页 |
4、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5、研究目标 | 第26-28页 |
二、危机及动员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8-39页 |
1、危机的定义及特征 | 第28-32页 |
2、动员的定义及特征 | 第32-39页 |
三、动员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 | 第39-57页 |
1、动员动因 | 第39-44页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动员 | 第44-50页 |
3、解放初期动员 | 第50-54页 |
4、动员形式的模式化与样板化 | 第54-55页 |
5、20世纪中国政治动员模式的历史经验 | 第55-57页 |
四、当代中国危机动员特征 | 第57-76页 |
1、政治动员机制的弱化 | 第57-62页 |
2、社会动员机制的强化 | 第62-74页 |
3、社会动员与政治动员的融合 | 第74-76页 |
五、社会动员方式链接体制资源——“非典”危机动员分析 | 第76-96页 |
1、民族认同是动员的前提 | 第76-77页 |
2、社会自组织动员初显公民社会端倪 | 第77-86页 |
3、舆论媒体架起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 | 第86-88页 |
4、体制内的社会动员 | 第88-96页 |
六、当代中国危机动员存在的问题 | 第96-103页 |
1、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 第96-98页 |
2、过分强调群众运动的作用,忽略法制建设 | 第98-99页 |
3、注重动员的当前效益,忽视动员的可持续性 | 第99-100页 |
4、注重公共突发事件动员,忽视战争危机动员 | 第100-101页 |
5、注重政治动员,忽视社会动员 | 第101-103页 |
七、完善当代中国危机动员的对策 | 第103-126页 |
1、由政治动员为主到社会动员与政治动员并重 | 第103-106页 |
2、加强动员法制建设,由运动动员到依法动员 | 第106-111页 |
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弥补政府资源的有限性 | 第111-117页 |
4、加强科技动员,占领动员制高点 | 第117-120页 |
5、完善媒体舆论动员 | 第120-124页 |
6、把动员和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结合起来 | 第124-126页 |
八、结束语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