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光催化概述 | 第10页 |
·光催化的主要原理 | 第10-12页 |
·光催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结晶结构 | 第12-13页 |
·比表面的影响 | 第13-14页 |
·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14-15页 |
·孔结构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其它因素 | 第16页 |
·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 | 第16-20页 |
·贵金属沉积 | 第16-17页 |
·半导体复合 | 第17-18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18-19页 |
·非金属离子掺杂 | 第19页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9-20页 |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20-22页 |
·在环保卫生方面 | 第20页 |
·在能源转换方面 | 第20-22页 |
·立题依据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9页 |
第二章 介孔Ta_2O_5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介孔Ta_2O_5 的制备 | 第29-30页 |
·表征 | 第30页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介孔Ta_2O_5 的表征 | 第30-33页 |
·介孔Ta_2O_5 的光催化性能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单分子层TaO_3纳米页胶体溶液的合成及表征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TaO_3 纳米页的合成 | 第38页 |
·TaO_3/PDDA 多层膜的制备 | 第38页 |
·表征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第四章 以纳米页为构筑单元层层自组装制备Ta_2O_5空心球及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试剂 | 第48页 |
·纳米页及PS 球的合成 | 第48页 |
·Ta_2O_5 空心球的制备 | 第48-49页 |
·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49页 |
·表征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核壳结构的制备 | 第50-51页 |
·Ta_2O_5 空心球的合成 | 第51-52页 |
·Ta_2O_5 空心球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五章 C3N4敏化Ta_2O_5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56-68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C3N4 敏化Ta_2O_5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6-57页 |
·表征 | 第57页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Ta_2O_5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7-58页 |
·C_3N_4 敏化Ta_2O_5 纳米颗粒 | 第58-63页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