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感应型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前言 | 第8页 |
| ·电磁发射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电磁发射技术的历史背景 | 第8-9页 |
| ·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电磁发射的优点 | 第11页 |
| ·电磁发射的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 ·飞机的起飞(弹射)装置 | 第11-12页 |
| ·发射火箭和卫星 | 第12页 |
| ·发射滑翔运输机 | 第12页 |
| ·星际航行 | 第12页 |
| ·科研应用 | 第12页 |
| ·采油设备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电磁发射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 ·电磁发射的分类 | 第14-17页 |
| ·导轨型电磁发射装置 | 第14-15页 |
| ·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 | 第15-16页 |
| ·重接式电磁发射器装置 | 第16-17页 |
| ·三类电磁发射器的优缺点比较 | 第17-18页 |
| ·理想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模型 | 第18-19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的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分析与设计 | 第21-36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的发射原理 | 第21-22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的电流环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影响发射器性能的参数分析 | 第24-29页 |
| ·极距 | 第24页 |
| ·相间距 | 第24-25页 |
| ·驱动线圈的电流频率 | 第25页 |
| ·相数 | 第25-26页 |
| ·驱动线圈与弹丸的尺寸关系 | 第26-27页 |
| ·弹丸材料 | 第27-29页 |
| ·发射器性能分析 | 第29-34页 |
| ·弹丸感应电流 | 第29-31页 |
| ·弹丸上的加速力 | 第31-32页 |
| ·功率因数 | 第32-33页 |
| ·弹丸的温度变化 | 第33-34页 |
| ·多段系统的参量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的仿真分析 | 第36-49页 |
| ·线圈发射系统仿真模型简化 | 第36-38页 |
| ·模型维数简化 | 第36-37页 |
| ·有限元分析的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的仿真分析 | 第38-45页 |
| ·驱动线圈的仿真与设计 | 第39-43页 |
| ·弹丸的仿真与设计 | 第43-45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用电源的仿真分析 | 第45-48页 |
| ·激励方式的选择 | 第45-47页 |
| ·驱动电流对发射器发射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49-59页 |
| ·异步感应型线圈发射器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 ·实验用电源的设计 | 第50-57页 |
| ·总体设计 | 第50页 |
| ·TMS320F240 型DSP | 第50-51页 |
| ·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原理 | 第51-52页 |
| ·软件实现 | 第52-54页 |
| ·调试结果 | 第54-55页 |
| ·IGBT 驱动电路 | 第55-57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Ⅰ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