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成年监护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第一节 成年监护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9-12页 |
一、监护的概念 | 第9页 |
二、成年监护的目的 | 第9-10页 |
三、成年监护的性质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成年监护制度的演变 | 第12-15页 |
一、监护制度的起源 | 第12页 |
二、监护制度的发展演变 | 第12-13页 |
三、近、现代成年监护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状况 | 第15-26页 |
第一节 现代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新的成年监护理念和立法思想 | 第16-18页 |
一、新理念的形成 | 第16-17页 |
二、新的立法指导思想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成年监护制度改革后的制度设计 | 第18-26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一概剥夺行为能力”宣告制度的废除 | 第18-23页 |
(一) 德国的照管制度以及防老授权原则 | 第18-20页 |
(二) 法国的司法特殊保护 | 第20页 |
(三) 日本的法定后见制度和任意后见制度 | 第20-23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持续性代理权制度的发展 | 第23-26页 |
(一) 英国 | 第23-24页 |
(二) 美国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渊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28-35页 |
一、成年监护制度规定的不足 | 第28-30页 |
二、《民法典草案》对成年监护制度的修改也远未理想 | 第30-31页 |
三、我国成年监护立法不足 | 第31-35页 |
(一) 立法上没有先进理念指导 | 第32-33页 |
(二) 立法体例上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 第33页 |
(三) 立法内容上的缺失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构建思考 | 第35-47页 |
第一节 新的成年监护立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一、尊重自我决定权的原则 | 第35页 |
二、家庭、近亲属和国家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原则 | 第35页 |
三、公权应设最后屏障救济原则 | 第35-36页 |
四、社会应承担积极的救助原则 | 第36页 |
五、社会应承担积极的救助功能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成年监护立法上的完善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重构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举措 | 第38-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