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应用重组钙离子敏感蛋白YC2.1研究裂殖酵母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分布

目录第1-6页
缩写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与综述第10-15页
 一 细胞对钙的依赖性第10页
 二 细胞钙的作用和功能及其与酵母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第10-12页
 三 细胞内钙离子分布研究的重要性第12页
 四 研究钙分布的手段,及其改进的沿革和新一代YC2.1的发展第12-15页
第一节:YC2.1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和诱导表达第15-30页
 1.引言第15页
 2.材料与方法第15-24页
   ·仪器与试剂第15-16页
   ·培养基第16页
   ·质粒和菌株第16-17页
   ·细胞培养第17页
   ·pESP-YC2.1质粒的构建第17-23页
     ·所用引物和构建流程第17页
     ·pESP-YC2.1~-质粒的构建第17-21页
       ·pESP-3载体的处理第18页
       ·YC2.1基因的获得第18-19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9-20页
       ·连接反应第20页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20页
       ·克隆的鉴定:菌落PCR法第20页
       ·pESP-YC2.1~-质粒的测序第20-21页
     ·pESP-YC2.1质粒的构建第21-22页
       ·pESP-YC2.1~-质粒的处理第21页
       ·Linker的处理第21页
       ·连接反应第21页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21-22页
       ·克隆的鉴定:菌落PCR法第22页
       ·pESP-YC2.1质粒的测序第22页
     ·pESP-YC2.1质粒的大量提取第22-23页
   ·裂殖酵母菌的转化:LiAc法第23-24页
     ·裂殖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24页
     ·裂殖酵母菌的转化第24页
     ·克隆的鉴定:菌落PCR法第24页
 3.结果与讨论第24-30页
   ·pESP-YC2.1~-质粒的构建第24-25页
   ·pESP-YC2.1~-质粒的菌落PCR鉴定结果第25-27页
   ·pESP-YC2.1~-质粒的测序结果第27页
   ·pESP-YC2.1质粒的构建第27页
   ·pESP-YC2.1质粒的菌落PCR鉴定结果第27页
   ·pESP-YC2.1质粒的测序结果第27-29页
   ·裂殖酵母表达YC2.1基因重组质粒的转化第29页
   ·裂殖酵母克隆的菌落PCR鉴定结果第29-30页
第二节:YC2.1蛋白诱导表达研究第30-34页
 1.引言第30页
 2.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培养基第30页
   ·试剂与仪器第30页
   ·凹玻片和盖玻片的准备第30页
   ·重组质粒pESP-YC2.1的诱导表达第30-31页
     ·菌株第30-31页
     ·实验步骤第31页
   ·制片第31页
     ·多聚赖氨酸法第31页
     ·伴刀豆球蛋白法第31页
   ·YC2.1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1页
     ·菌株第31页
     ·实验步骤第31页
 3.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YC2.1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1-32页
   ·制片方法的优化第32-33页
   ·YC2.1蛋白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第33-34页
第三节:裂殖酵母细胞内钙离子的分布第34-42页
 1.引言第34页
 2.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培养基第34页
   ·试剂与仪器第34页
   ·凹玻片和盖玻片的准备第34页
   ·观察YC2.1蛋白指示的裂殖酵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分布第34-35页
     ·菌株第34页
     ·激光共聚焦观察条件第34-35页
     ·实验步骤第35页
   ·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指示的裂殖酵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分布第35页
     ·菌株第35页
     ·激光共聚焦观察条件第35页
     ·实验步骤第35页
   ·DAPI的核染色第35-36页
     ·菌株第35-36页
     ·激光共聚焦观察条件第36页
     ·实验步骤第36页
   ·细胞分裂过程中胞内钙离子的分布第36-37页
     ·菌株第36页
     ·激光共聚焦观察条件第36页
     ·实验步骤第36-37页
 3.结果第37-40页
   ·重组表达YC2.1蛋白指示的裂殖酵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布第37-38页
   ·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指示的裂殖酵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布第38-39页
   ·DAPI的核染色观察第39页
   ·细胞分裂过程中胞内钙离子的分布第39-40页
 4.讨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附录图1第46-47页
附录图2第47-48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来我国天然气产业竞争性市场结构与有效政府管制研究
下一篇: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比较研究--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