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供试水稻品种或亲本 | 第18页 |
·转化水稻所用的菌株及双元载体 | 第18-20页 |
·质粒DNA 的提取、纯化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2页 |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 | 第22页 |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及其介导的水稻共转化 | 第22-23页 |
·双菌体共转化中根癌农杆菌的培养 | 第22页 |
·水稻受体材料的侵染及其与根癌农杆菌的共培养 | 第22页 |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 | 第22-23页 |
·转基因水稻植株中潮霉素抗性的检测 | 第23页 |
·转基因水稻植株总DNA 的PCR 分析 | 第23-24页 |
·水稻植株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23页 |
·PCR 扩增 | 第23-24页 |
·转基因水稻植株总DNA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24页 |
·大量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32P 标记的DNA 探针的制备 | 第24页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24页 |
·水稻成熟种子中GBSS 蛋白表达量分析 | 第24-25页 |
·水稻成熟种子中GBSS 蛋白的提取 | 第24页 |
·GBSS蛋白的SDS-PAGE | 第24-25页 |
·水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AC)的测定 | 第25-26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5页 |
·大量测定 | 第25页 |
·单粒测定 | 第25-26页 |
·水稻成熟种子中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的测定 | 第26页 |
·水稻成熟种子淀粉粘滞性谱(RVA)分析 | 第26页 |
·稻米籽粒扫描电镜观察 | 第26页 |
·田间性状调查 | 第26-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59页 |
·无选择标记转反义Wx 基因水稻的选育及其品质表现 | 第27-40页 |
·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水稻的筛选及其分子鉴定 | 第27-29页 |
·纯合转基因水稻的选育及其品质表现 | 第29-30页 |
·转基因水稻中内源Wx基因的表达 | 第30-31页 |
·转反义Wx 基因水稻成熟种子的RVA 谱分析 | 第31-36页 |
·转反义Wx 基因对水稻籽粒外观的影响 | 第36-37页 |
·转反义Wx 基因对水稻种子胚乳中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 第37页 |
·转反义Wx 基因水稻纯合体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第37-40页 |
·转正义Wx 基因水稻的选育及其品质表现 | 第40-50页 |
·转正义Wx基因水稻植株纯系成熟种子的品质分析 | 第40-41页 |
·含正义Wx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中内源Wx基因的表达 | 第41-42页 |
·转正义Wx基因水稻成熟种子的RVA谱分析 | 第42-45页 |
·转正义Wx 基因对稻米粒重的影响 | 第45-46页 |
·转正义Wx 基因稻米表观形态 | 第46-48页 |
·转正义Wx基因水稻种子胚乳中的淀粉粒结构 | 第48-50页 |
·同步转Wx-cDNA 和Sbe 基因RNA 干扰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50-59页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 第50-51页 |
·共转化T_0代水稻植株的PCR 分析 | 第51-53页 |
·T_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总DNA 的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53-54页 |
·T_0代共转化植株成熟种子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第54-57页 |
·无选择标记共转化水稻植株的PCR鉴定 | 第57-5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9-66页 |
·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导入水稻后对稻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反义Wx 基因 | 第59-60页 |
·正义Wx基因 | 第60页 |
·分支酶基因和Wx-cDNA | 第60-62页 |
·转基因水稻种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改变后对稻米其它特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无抗性选择基因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