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户外环境老年人适应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论文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9-12页 |
一、人口老龄化 | 第9-10页 |
二、居住区 | 第10页 |
三、户外环境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内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其框架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分析 | 第17-29页 |
第一节 老年人的生理分析 | 第17-22页 |
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 | 第17-19页 |
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分析 | 第22-25页 |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第22-23页 |
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第23-25页 |
第三节 老年人的行为分析 | 第25-29页 |
一、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 第25-26页 |
二、老年人的行为需求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的发展现状 | 第29-42页 |
第一节 国外老年居住环境的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一、欧洲“福利国家” | 第29-32页 |
二、北美国家 | 第32-33页 |
三、亚洲国家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一、养老模式 | 第35-36页 |
二、国家政策 | 第36页 |
三、居住现状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我国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一、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不足 | 第38-39页 |
二、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整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三、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细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整体规划设计 | 第42-61页 |
第一节 规划设计总体原则 | 第42-44页 |
一、弥补性 | 第42页 |
二、安全性 | 第42-43页 |
三、可识别性 | 第43页 |
四、社交性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老年户外环境层次 | 第44-49页 |
一、中心公共活动区 | 第44-46页 |
二、组团活动区 | 第46-47页 |
三、宅前活动区 | 第47-49页 |
第三节 老年户外环境布局 | 第49-57页 |
一、户外环境的整体布局规划 | 第49-52页 |
二、规划设计完整的步行系统 | 第52-57页 |
第四节 老年户外生态环境 | 第57-61页 |
一、高绿化率 | 第57-59页 |
二、“亲水社区”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细部规划设计 | 第61-78页 |
第一节 老年人交往性环境 | 第61-65页 |
一、小规模交往空间 | 第61-64页 |
二、群体交往空间 | 第64-65页 |
第二节 老年人健身性环境 | 第65-68页 |
一、完备的健身环境 | 第65-66页 |
二、健身设施 | 第66-68页 |
第三节 老年人观赏性环境 | 第68-70页 |
一、小块园地 | 第68页 |
二、园艺区 | 第68-70页 |
第四节 老年人场地设施 | 第70-78页 |
一、地面 | 第70-71页 |
二、人行道 | 第71-72页 |
三、坡道与台阶 | 第72-73页 |
四、室外座椅 | 第73-74页 |
五、户外照明 | 第74-75页 |
六、户外标识 | 第75-76页 |
七、光线与色彩 | 第76-78页 |
第六章 居住区老年户外环境发展趋势 | 第78-83页 |
第一节 居住区模式的发展 | 第78-82页 |
一、适宜老年人的住宅 | 第78页 |
二、混合型住区 | 第78-81页 |
三、集中养老居住模式 | 第81-82页 |
第二节 居住区老年人户外环境的发展 | 第82-83页 |
一、物质环境 | 第82页 |
二、文化环境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