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概述 | 第10-15页 |
·磷脂酶A_2的一般性质 | 第10-11页 |
·磷脂酶A_2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磷脂酶A_2的分类 | 第12-14页 |
·蛇毒磷脂酶A_2的功能 | 第14-15页 |
·蛇毒神经毒素的结构性质与作用机理 | 第15-18页 |
·突触后神经毒素 | 第15页 |
·突触前神经毒素 | 第15-16页 |
·蛇毒神经毒的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离子通道 | 第18-20页 |
·离子通道的分类 | 第18页 |
·离子通道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磷脂酶A_2的受体 | 第20-22页 |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 第20页 |
·磷脂酶A_2的受体 | 第20-22页 |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法 | 第22-24页 |
·凝胶过滤层析(GC) | 第22页 |
·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 | 第22-24页 |
·离子交换层析(IEC) | 第24页 |
·疏水作用层析(HIC) | 第24页 |
·蛋白质低温保护 | 第24-26页 |
·蛋白质低温损伤机制 | 第24-25页 |
·常用的蛋白保护剂种类 | 第25页 |
·低温保护的机理 | 第25页 |
·保护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2 Gln49-PLA_2的纯化及保存 | 第27-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白眉蝮蛇蛇毒磷脂酶A_2的分离 | 第28-29页 |
·Gln49-PLA_2的保护方法 | 第29页 |
·抗凝血活性测定 | 第29页 |
·蛋白质浓度的定量分析 | 第29-30页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分离方法优化 | 第31页 |
·Gln49-PLA_2的低温保护 | 第31-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Gln49-PLA_2神经毒素的生理作用 | 第3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蛋白分离与定量 | 第38页 |
·LD_(50)的测定 | 第38-39页 |
·镇痛活性的测定(热板法) | 第39-40页 |
·钠洛酮抑制实验 | 第40页 |
·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的测量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LD_(50) | 第41-42页 |
·镇痛活性 | 第42-44页 |
·钠洛酮对神经毒性的抑制 | 第44-46页 |
·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Gln49-PLA_2神经毒性的细胞及膜片钳分析 | 第48-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细胞株 | 第48页 |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Gln49-PLA_2的分离与定量 | 第49页 |
·Gln49-PLA_2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49-50页 |
·钠洛酮对Gln49-PLA_2神经毒性的影响 | 第50页 |
·Cs~+离子对Gln49-PLA_2神经毒性的影响 | 第50页 |
·Gln49-PLA_2对神经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 | 第50-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Gln49-PLA_2对神经细胞毒性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第52-53页 |
·钠洛酮对Gln49-PLA_2神经毒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Cs~+离子对Gln49-PLA_2神经毒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Gln49-PLA_2对神经细胞钠、钾离子通道的作用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