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以山西省河津市为例
1 引言 | 第1-18页 |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 第8-9页 |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起源 | 第8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4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数据来源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探讨 | 第18-34页 |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 第18-25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20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及水环境容量 | 第20-21页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 | 第21-23页 |
·基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水资源承载力 | 第23-25页 |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构成 | 第25-26页 |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 | 第25-26页 |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 | 第26页 |
·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第26-33页 |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 第26-28页 |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 第28-32页 |
·本文所采用的量化方法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 第34-48页 |
·系统动力学原理 | 第34-37页 |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第34-35页 |
·系统动力学构思模型的原则 | 第35页 |
·系统动力学对系统的描述 | 第35页 |
·系统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35-36页 |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36-37页 |
·模型的应用软件 | 第37-38页 |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 第38-47页 |
·建模目的 | 第38页 |
·系统边界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第38-40页 |
·系统中变量的确定及SD系统流图 | 第40-44页 |
·主要的SD方程式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SD模型的应用 | 第48-68页 |
·河津市概况 | 第48-49页 |
·地理位置 | 第48页 |
·自然概况 | 第48-49页 |
·经济概况 | 第49页 |
·河津市水资源概况 | 第49-51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49-51页 |
·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河津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 | 第51-57页 |
·河津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边界和系统流图 | 第51-53页 |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53页 |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53-57页 |
·方案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67页 |
·决策变量指标选取 | 第57-59页 |
·方案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优化方案的选取 | 第62-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及思考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思考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