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 ·国内外蝴蝶兰产业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植物褐化发生的生理机理 | 第11-21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 ·蝴蝶兰褐化前后细胞结构观察结果 | 第26-27页 | 
| ·蝴蝶兰外植体褐化前后体内酚酸种类及含量的变化 | 第27-29页 | 
| ·不同PH 对蝴蝶兰组培外值体褐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不同温度对蝴蝶兰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30-32页 | 
| ·黑暗预处理对蝴蝶兰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培养期间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接种前遮光处理对蝴蝶兰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7-40页 | 
|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前后细胞结构的变化 | 第37页 | 
| ·酚酸种类、含量与褐化的关系 | 第37页 | 
| ·不同处理中褐化率与PPO 活性、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 缩略词表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