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导论 | 第10-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论文的主体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 土地产权理论概述 | 第14-21页 |
| ·产权和产权制度 | 第14-16页 |
| ·产权的内涵 | 第14-15页 |
| ·产权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 ·产权的功能 | 第15-16页 |
| ·产权制度 | 第16页 |
| ·土地产权与土地产权制度 | 第16-19页 |
| ·土地产权的内涵 | 第16-17页 |
| ·土地产权制度 | 第17-18页 |
| ·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18-19页 |
| ·现代农地产权制度的特性 | 第19-21页 |
| ·农地产权关系的协调与优化,就是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与优化的过程 | 第19页 |
| ·农地产权制度的变化要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协调 | 第19-20页 |
| ·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要以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最佳利用为目标 | 第20-21页 |
| 2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状况分析 | 第21-46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绩效分析 | 第21-30页 |
|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 第21-22页 |
|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 第22-24页 |
| ·人民公社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 第24-25页 |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 第25-26页 |
|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 第26-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 | 第30-36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30-34页 |
|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成效及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6-46页 |
|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 | 第37-38页 |
| ·农地承包权界定不科学 | 第38-41页 |
| ·农地最终处置权形同虚设 | 第41-42页 |
| ·农村集体组织的双重身份不利于集体农地的双层经营和减轻农民负担 | 第42页 |
| ·集体成员权导致的人地均分机制不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 第42-43页 |
|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3-44页 |
| ·集体农地缺乏流动性 | 第44-46页 |
| 3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反思 | 第46-60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及评价 | 第46-55页 |
| ·两田制 | 第46-48页 |
| ·反租倒包 | 第48-49页 |
| ·“生不增地,死不减地”制度 | 第49-51页 |
| ·土地股份制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主要观点述评 | 第55-60页 |
| ·农地国有化 | 第55-57页 |
| ·农地私有化 | 第57-58页 |
| ·坚持和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 | 第58-60页 |
| 4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 第60-79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与思路探讨 | 第60-66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思路:改革模式多样化 | 第60-62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 | 第62-66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 | 第66-75页 |
| ·非农产业不发达地区的改革重点: 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农地使用权 | 第66-71页 |
| ·明晰集体农地产权主体,将集体农地所有权落在村一级 | 第66-67页 |
| ·完善农地集体组织的组织形式,分离集体经济组织和行政组织 | 第67-68页 |
| ·改革人地均分机制,稳定农地使用权 | 第68-69页 |
| ·拓展农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使农地承包权物权化 | 第69-71页 |
| ·非农产业较发达地区的改革重点: 完善农地的流转机制 | 第71-75页 |
| ·流转要遵循自由、自愿的原则 | 第71-72页 |
| ·农地流转要实行登记制度 | 第72页 |
| ·完善土地股份制 | 第72-74页 |
| ·农地使用权流转要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 | 第74-75页 |
| ·培育农地使用权交易中介组织 | 第75页 |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 第75-79页 |
|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75-76页 |
|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76-77页 |
| ·进一步完善土地纠纷处理机制,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提供有效解决的法律途径 | 第77-78页 |
| ·加速农村基层民主进程,积极发展有效的村民自治制度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