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 ·计算机肖像绘制简介及其研究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8-9页 | 
| ·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9-11页 | 
| 第二章 非真实感绘制、人脸特征提取和图像变形技术综述 | 第11-22页 | 
| ·非真实感绘制 | 第11-15页 | 
| ·非真实感绘制的出现 | 第11-13页 | 
| ·非真实感绘制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主要的非真实感绘制技术 | 第13-15页 | 
| ·人脸特征提取 | 第15-20页 | 
| ·基于先验规则的方法 | 第15-17页 | 
| ·基于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 | 第17-18页 | 
| ·基于色彩信息的方法 | 第18页 | 
| ·基于外观信息的方法 | 第18-19页 | 
| ·基于关联信息的方法 | 第19-20页 | 
| ·图像变形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人脸模型定义 | 第22-25页 | 
| ·复杂模型 | 第22-23页 | 
| ·新的人脸模型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人脸特征点自动提取 | 第25-45页 | 
| ·采用平均脸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 第25-27页 | 
| ·瞳孔定位 | 第27-29页 | 
| ·各脸部特征的区域定位 | 第29-31页 | 
| ·主动轮廓模型算法的调整 | 第31-34页 | 
| ·主动轮廓模型原理 | 第31-32页 | 
| ·固定收敛方向的主动轮廓模型 | 第32-34页 | 
| ·眼睛特征点的提取 | 第34-36页 | 
| ·鼻子特征点的定位 | 第36-38页 | 
| ·嘴巴特征点的定位 | 第38-40页 | 
| ·眉毛特征点的定位 | 第40-42页 | 
| ·脸部轮廓特征点的定位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肖像绘制 | 第45-51页 | 
| ·基于域的图像变形技术 | 第45-48页 | 
| ·绘制肖像 | 第48-51页 | 
| 第六章 艺术肖像生成系统的实现 | 第51-58页 |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1-53页 | 
| ·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 ·复杂模型和新模型绘制效果的比较 | 第53-54页 | 
| ·特征点自动提取效果 | 第54页 | 
| ·肖像绘制效果 | 第54-57页 |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本文总结 | 第58-59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