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论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思路框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对体验经济的解读 | 第10-18页 |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 第10-11页 |
·体验经济的内容阐述 | 第11-14页 |
·关于体验的意义 | 第14-15页 |
·体验 | 第14页 |
·体验的特征 | 第14-15页 |
·对体验经济的解读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更新及其与体验经济相关性分析 | 第18-27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背景分析 | 第18-24页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动力机制 | 第20-22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分类 | 第22-23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更新与体验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7页 |
·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更新与体验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体验经济与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商业化更新的历史街区中主体的体验要素分析 | 第27-34页 |
·商业化更新的历史街区中的体验主体需求 | 第27-29页 |
·体验主体的差异 | 第27页 |
·商业化历史街区中的场所精神及场所体验 | 第27-29页 |
·商业化更新的历史街区中主体的体验要素分析 | 第29-34页 |
·审美体验 | 第29-30页 |
·娱乐体验 | 第30-31页 |
·教育体验 | 第31-32页 |
·逃避现实体验 | 第32-34页 |
第五章 体验经济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 第34-40页 |
·体验经济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的原则 | 第34-38页 |
·实效保护原则 | 第34-35页 |
·个性化原则 | 第35-36页 |
·多样性原则 | 第36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6-37页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7-38页 |
·体验经济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的目标 | 第38-40页 |
·历史街区有效保护与经济利益相均衡的目的 | 第38页 |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均衡的目的 | 第38-40页 |
第六章 体验经济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思路 | 第40-50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中的主题设计与功能组织 | 第40-43页 |
·体验主题的设计 | 第40-41页 |
·功能组织与调整 | 第41-43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中的形态控制 | 第43-48页 |
·街区层面 | 第43-46页 |
·单体建筑层面 | 第46-48页 |
·细部层面 | 第48页 |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的设计中的活动策划 | 第48-50页 |
·商业化历史街区中民俗活动的价值 | 第48-49页 |
·商业化历史街区中民俗活动的策划 | 第49-50页 |
第七章 历史街区商业化更新设计思考及案例研究 | 第50-63页 |
·新天地更新中经济增值的实现 | 第51-53页 |
·体验主题的创意 | 第53-57页 |
·新天地商业化更新的设计手法 | 第57-60页 |
·对新天地案例的思索与启示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