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1.1 污泥减量化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2-13页 |
| 1.2 污泥减量化技术概述 | 第13-16页 |
| 1.3 解偶联用于活性污泥减量化的发展概述 | 第16-17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解偶联用于污泥减量化的机理研究 | 第18-27页 |
| 2.1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 第18-20页 |
| 2.1.1 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 | 第18-19页 |
| 2.1.2 新陈代谢中的能量代谢 | 第19-20页 |
| 2.2 微生物的能量消耗 | 第20-23页 |
| 2.2.1 合成代谢的能量消耗 | 第20页 |
| 2.2.2 维持能的消耗 | 第20-21页 |
| 2.2.3 能量溅溢与解偶联 | 第21-23页 |
| 2.3 污泥减量化与解偶联 | 第23-27页 |
| 2.3.1 污泥减量化的评价和分析 | 第23-24页 |
| 2.3.2 污泥减量化的解偶联条件及分类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解偶联用于污泥减量化的间歇性试验研究 | 第27-39页 |
| 3.1 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 3.1.1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3.1.2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3.2 铜和锌对活性污泥产率影响的间歇性试验研究 | 第29-34页 |
| 3.2.1 Cu~(2+)对处理效果及污泥产率的影响分析 | 第29-32页 |
| 3.2.2 Zn~(2+)对处理效果及污泥产率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 3.3 dNP对活性污泥产率影响的间歇性试验研究 | 第34-37页 |
| 3.4 结论分析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抑制性动力学模型与解偶联程度分析 | 第39-47页 |
| 4.1 抑制性分析 | 第39-44页 |
| 4.2 解偶联程度分析 | 第44-47页 |
| 第五章 dNP用于污泥减量化的连续性试验研究 | 第47-57页 |
| 5.1 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 5.1.1 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 5.1.2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 5.2.1 1mg/L dNP对SBR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研究 | 第49-52页 |
| 5.2.2 5mg/L dNP对SBR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研究 | 第52-5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