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效应 | 第8-13页 |
(一)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8-10页 |
1、要素条件 | 第9页 |
2、需求因素 | 第9页 |
3、相关的和支持性的产业 | 第9-10页 |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 第10页 |
(二) 培育我国国家竞争优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第10-11页 |
(三) 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 | 第11-13页 |
二、培育国家(地区)竞争优势客观要求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 第13-20页 |
(一) 各国(地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 | 第13-15页 |
1、化解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需要 | 第13-14页 |
2、追求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 第14页 |
3、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 | 第14-15页 |
4、提高谈判能力的需要 | 第15页 |
(二)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 第15-16页 |
1、多边贸易合作和双边贸易合作并存 | 第15-16页 |
2、跨洲际的区域合作大量涌现 | 第16页 |
(三)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 | 第16-19页 |
1、开放性与歧视性、排他性共存 | 第16-17页 |
2、区域内合作与跨区域合作相交织 | 第17-18页 |
3、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内涵更加充实 | 第18页 |
4、区域内部主导权争夺突显 | 第18-19页 |
(四)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 第19-20页 |
三、对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 | 第20-22页 |
1、经济因素 | 第20-21页 |
2、政治与安全因素 | 第21-22页 |
(二)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 第22-23页 |
1、贸易方面 | 第22页 |
2、资源方面 | 第22页 |
3、基础设施方面 | 第22页 |
4、科技方面 | 第22-23页 |
(三)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 第23-25页 |
1、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 | 第23-24页 |
2、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今后发展的有利因素 | 第24页 |
3、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 | 第24-25页 |
(四)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 第25-26页 |
1、积极推进东亚经济合作进程 | 第25页 |
2、政府要处理好遇到的各种问题 | 第25-26页 |
3、通过与别国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 | 第26页 |
四、我国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对策 | 第26-44页 |
(一) 改善人才要素条件 | 第26-27页 |
1、制定人才战略和规划 | 第26-27页 |
2、重视高科技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 | 第27页 |
3、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第27页 |
4、推动科技人才资源向智力资本转变 | 第27页 |
(二) 刺激国内需求 | 第27-29页 |
1、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 第28页 |
2、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消费需求 | 第28页 |
3、加快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 第28页 |
4、发展教育产业,促进内需增长 | 第28-29页 |
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 第29页 |
6、调整产品结构,追求供需对路 | 第29页 |
7、发挥各种优势,积极努力扩大出口 | 第29页 |
(三)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 第29-32页 |
1、高技术产业对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格局中地位的重要意义 | 第29-30页 |
2、现阶段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对策措施 | 第30-31页 |
3、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 第31-32页 |
(四)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第32-34页 |
1、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 第33页 |
2、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保障体系 | 第33页 |
3、技术创新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 第33页 |
4、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5、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34页 |
6、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 第34页 |
7、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34页 |
(五)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 第34-36页 |
1、调整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比重 | 第34-35页 |
2、组建一批大型外贸企业集团 | 第35页 |
3、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 | 第35页 |
4、提高商品档次和质量 | 第35-36页 |
(六) 利用跨国公司发展我国经济 | 第36-41页 |
1、跨国公司对发展中的东道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 第36-37页 |
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我国经济 | 第37-39页 |
3、积极利用跨国公司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第39-41页 |
(七) 发挥政府作用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 第41-44页 |
1、培育国家竞争优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41页 |
2、加快发展支柱产业的对策 | 第41-43页 |
3、国际贸易政策支持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