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状况 | 第15-21页 |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生产状况 | 第15-18页 |
| ·我国乳制品的消费状况 | 第18-19页 |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国际贸易现状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 第21-33页 |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现状 | 第21-24页 |
| ·我国乳制品品质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 ·乳制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第24-28页 |
| ·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第24页 |
| ·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第24-25页 |
| ·标准体系现状 | 第25-26页 |
| ·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 第26-27页 |
| ·质量认证体系现状 | 第27-28页 |
| ·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 第28页 |
| ·几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28-31页 |
| ·“无抗奶”事件 | 第28-29页 |
|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 第29-30页 |
| ·河北石家庄倒奶事件 | 第30-31页 |
|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国际组织关于乳制品标准体系与国外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 | 第33-47页 |
| ·国际组织关于原奶及乳制品标准概况 | 第33-35页 |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乳制品的标准 | 第33页 |
| ·国际乳品联合会关于乳制品的标准 | 第33-34页 |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关于乳制品的标准 | 第34-35页 |
| ·国际乳制品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5-36页 |
| ·国外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 | 第36-43页 |
| ·美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第36-38页 |
| ·荷兰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第38-41页 |
| ·加拿大原奶及乳制品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第41-42页 |
| ·日本原奶及乳制品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 | 第42-43页 |
| ·中外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 第43-47页 |
|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 第43-44页 |
|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 第44-45页 |
|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加强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7-55页 |
| ·加强政府管理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 第47-50页 |
| ·规范奶农和加工企业行为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 | 第50-53页 |
|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 第53-54页 |
| ·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乳制品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5-59页 |
| ·讨论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 | 第63-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作者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