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镜检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尿沉渣检查方法 | 第14页 |
|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尿沉渣图像的特点 | 第18-26页 |
| ·尿沉渣的细胞成分及其形态特征 | 第18-21页 |
| ·管型及其形态特征 | 第21-23页 |
| ·结晶体及其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 尿沉渣图像分析系统 | 第26-38页 |
| ·数字化尿沉渣显微图像的获得 | 第26-28页 |
| ·光学显微镜 | 第26页 |
| ·图像输入设备 | 第26-27页 |
| ·微机系统 | 第27页 |
| ·自动进样装置 | 第27页 |
| ·流动计数池 | 第27-28页 |
| ·软件系统 | 第28-38页 |
| ·开发平台 | 第28-29页 |
| ·软件的总体设计框图 | 第29-30页 |
| ·尿沉渣显微图像处理类及基本功能函数 | 第30-38页 |
| 4 显微图像的预处理 | 第38-46页 |
| ·图像的代数运算 | 第38-40页 |
| ·图像的转换 | 第40-42页 |
| ·真彩色图像转换为256 色 | 第40-41页 |
| ·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 第41-42页 |
| ·图像滤波及增强 | 第42-45页 |
| ·灰度变换 | 第43-44页 |
| ·噪声的抑制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图像分割及后处理 | 第46-66页 |
| ·图像分割处理综述 | 第46-51页 |
| ·显微图像分割技术 | 第47-50页 |
| ·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的趋势 | 第50-51页 |
| ·基于OTSU 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技术 | 第51-57页 |
| ·图像分割的后处理 | 第57-66页 |
| ·图像分割后的形态学处理 | 第57-59页 |
| ·目标物体的标记 | 第59-61页 |
| ·轮廓提取与跟踪 | 第61-64页 |
| ·孔洞填充 | 第64-66页 |
| 6 目标参数的描述与测量 | 第66-82页 |
| ·目标的形态描述 | 第67-69页 |
| ·目标物体的特征参数 | 第69-81页 |
| ·目标的形状描述 | 第69-73页 |
| ·矩不变量 | 第73-75页 |
| ·光密度特征参数 | 第75-76页 |
| ·纹理特征参数 | 第76-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附图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附录 | 第94-96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96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