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斋诗草》与宝廷游历诗考论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宝廷及其作品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 一 清末民初的评论 | 第9-10页 |
| 二 当代学术界的研究 | 第10-13页 |
| ·本文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宝廷游历实践的背景分析 | 第15-20页 |
| ·社会现状 | 第15-16页 |
| ·个人身世 | 第16-20页 |
| 第三章 宝廷游历诗的主题阐释 | 第20-33页 |
| ·宝廷旅游线路与作品系年 | 第20-21页 |
| ·宝廷游历诗的题材分类 | 第21-33页 |
| 一 奇山异水 | 第21-23页 |
| 二 旖旎风光 | 第23-24页 |
| 三 雄关险道 | 第24-26页 |
| 四 都市风情与村落小景 | 第26-28页 |
| 五 祠堂感怀与禅寺踏访 | 第28-30页 |
| 六 民俗风情 | 第30-33页 |
| 第四章 宝廷游历诗中的“自我”形象探索 | 第33-42页 |
| ·放言直谏之名士 | 第33-35页 |
| ·爱山乐水之“闲士” | 第35-38页 |
| 一 结缘山丘 | 第35-36页 |
| 二 心思自然 | 第36-37页 |
| 三 情寄巅峰 | 第37-38页 |
| ·耽诗好酒之文士 | 第38-42页 |
| 第五章 宝廷游历诗的创作特色 | 第42-48页 |
| ·和平冲澹 | 第42-44页 |
| ·不拘常法 | 第44-48页 |
| 第六章 宝廷游历诗的价值与成就 | 第48-56页 |
| ·宝廷游历诗的社会认识价值 | 第48-50页 |
| ·宝廷游历诗的艺术价值 | 第50-56页 |
| 一 景点之美与历史深思 | 第50-52页 |
| 二 个人吟咏与结社唱和 | 第52-54页 |
| 三 长篇歌行体的绝唱 | 第54-56页 |
| 附录一 宝廷旅游年谱 | 第56-66页 |
| 附录二 宝廷世系谱简图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