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多巴胺、尿酸和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及测定意义 | 第13-15页 |
| ·多壁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功能化 | 第15-16页 |
| ·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分析法 | 第16-17页 |
| ·碳纳米管/聚合物修饰电极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聚邻氨基苯磺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 (PABS-MWNT/GCE)的制备及其用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对多 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测定 | 第19-34页 |
| ·引言 | 第19-2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 ·溶液与试剂 | 第20页 |
| ·仪器 | 第20-21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1-30页 |
| ·M WNT 的羧基化处理和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1页 |
| ·A BS 在MWNT/GCE 上的电聚合 | 第21-22页 |
| ·P ABS 的红外光谱图和SEM 图 | 第22-24页 |
| ·P ABS-MWNT/GCE 的氧化还原活性 | 第24-25页 |
| ·D A 和UA 在PABS-MWNT/GCE 上的电化学性质 | 第25-26页 |
| ·D A 和UA 的氧化峰分离 | 第26-27页 |
| ·在 AA 存在下选择性测定 UA 和 DA | 第27-29页 |
| ·在 AA 存在下,同时测定 UA 和 DA | 第29-30页 |
| ·样品分析 | 第30-32页 |
| ·干扰研究 | 第32页 |
| ·电极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三维聚苯胺带状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对细胞色素c 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 第34-47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试剂和溶液 | 第35页 |
| ·仪器 | 第35页 |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6-46页 |
| ·P DA 在玻碳电极上的共价修饰 | 第36-38页 |
| ·PAN膜的形貌 | 第38-41页 |
| ·PAN-PDA/GCE的氧化还原电活性 | 第41-42页 |
| ·Cyt c在PAN-PDA/GCE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 | 第42-45页 |
| ·Cyt c-PAN-PDA/GCE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还原 | 第45-46页 |
|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聚茜素红-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同时测定尿酸和多巴胺 | 第47-59页 |
| ·前言 | 第47-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溶液与试剂 | 第48页 |
| ·仪器 | 第48-4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9-57页 |
| ·M WNT 的羧基化处理和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9页 |
| ·A RS 在MWNT/GCE 上的电聚合 | 第49-50页 |
| ·D A 和UA 在 PARS-MWNT/GCE 上的电催化氧化 | 第50-51页 |
| ·P ARS-MWNT/GCE 对 AA 的抑制 | 第51-52页 |
| ·U A 和AA 的氧化峰分离 | 第52页 |
| ·U A 和DA 电催化氧化的pH 效应 | 第52-53页 |
| ·扫速影响 | 第53-55页 |
| ·扫描圈数对电聚合的影响 | 第55页 |
| ·选择性测定 UA 和 DA | 第55-56页 |
| ·同时测定 DA 和 UA | 第56-57页 |
| ·干扰研究 | 第57-58页 |
| ·电极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