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油田产量预测及配套跟踪管理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论文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油田产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理论第15-20页
  2.1.1 油田产量预测的内涵第15页
  2.1.2 不同开发阶段油田产量变化特点第15-18页
  2.1.3 影响油田产量的因素第18-20页
 2.2 产量配套跟踪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1 产量配套跟踪管理的内容第20-21页
  2.2.2 产量配套跟踪管理与生产效益的关系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油田产量预测模型研究第23-32页
 3.1 几种产量预测模型第23-26页
  3.1.1 物质平衡方程预测模型第23-24页
  3.1.2 翁氏产量预测模型第24-25页
  3.1.3 产量递减预测模型第25-26页
 3.2 几种产量预测模型的评价第26-27页
 3.3 PR模型构建第27-31页
  3.3.1 产量预测模型构建的要求第27页
  3.3.2 PR模型预测产量理论依据第27-28页
  3.3.3 PR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3.3.4 PR模型的评价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产量配套跟踪管理研究第32-40页
 4.1 几种产量配套跟踪管理体系第32-33页
  4.1.1 增产型跟踪管理体系第32页
  4.1.2 经济型跟踪管理体系第32-33页
  4.1.3 两种体系的比较第33页
 4.2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产量配套跟踪管理体系的要求第33-35页
  4.2.1 适用性要求第33-34页
  4.2.2 敏感性要求第34页
  4.2.3 经济性要求第34-35页
 4.3 信息化产量跟踪管理体系的构建第35-39页
  4.3.1 体系的指导思想第35-36页
  4.3.2 体系的构成第36-38页
  4.3.3 体系的特点第38页
  4.3.4 体系的运作机制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PR模型及配套跟踪管理的实证研究第40-45页
 5.1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概况第40-41页
  5.1.1 地质概况第40页
  5.1.2 开发概况第40页
  5.1.3 2002年产量完成情况第40-41页
 5.2 PR模型检验第41-43页
  5.2.1 压力变化分析第41页
  5.2.2 年注采比分析第41页
  5.2.3 2003年影响因素分析第41-42页
  5.2.4 选择合理参数进行预测第42-43页
 5.3 配套跟踪管理体系的实现第43-44页
  5.3.1 信息化配套跟踪管理体系的实现第43-44页
  5.3.2 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路面雷达电磁波的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
下一篇:基于Multi-agent人工免疫原理的计算机系统资源保护模型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