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股指期货基本理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9-16页 |
一、股指期货的定义和特征 | 第9-11页 |
二、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 | 第11-14页 |
三、股指期货投资的风险类型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股指期货的理论根源 | 第16-19页 |
第二章: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的趋势和制约因素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关于开设股指期货的理论探讨 | 第19-24页 |
一、规避系统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 第19-20页 |
二、弥补股市单边操作,促进股价合理波动 | 第20-21页 |
三、丰富投资、避险工具,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21页 |
四、完善市场功能与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 | 第21-22页 |
五、抓住股市定价权,防范金融风险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现实条件 | 第24-28页 |
一、股票现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 第24-25页 |
二、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已经形成。 | 第25-26页 |
三、统一的股票指数已经推出 | 第26-27页 |
四、商品期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第27页 |
五、上市股指期货交易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供借鉴 | 第27-28页 |
六、先进的交易、通讯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 | 第28页 |
第三节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所面临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市场问题 | 第28-29页 |
二、法律法规问题 | 第29-30页 |
三、政策因素 | 第30页 |
四、投资理念问题 | 第30-31页 |
五、我国国民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目前国内对于发展股指期货的争议 | 第32-38页 |
第一节 股指期货是否造成股票指数波动和“到期日效应” | 第32-34页 |
一、股指期货市场对股票指数波动性分析。 | 第32-33页 |
二、股指期货是否导致“到期日效应”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股票市场缺乏卖空机制对股指期货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股指期货可能会导致股市资金分流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是否应先开出股票期货或B股股指期货 | 第36页 |
第五节 开设股指期货是否会导致股灾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现状、成功经验和启示 | 第38-53页 |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发展和演进过程 | 第38-41页 |
第二节 当前国际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国外股指期货的成功经验 | 第44-49页 |
一、稳定市场价格采取断路器和涨跌停板制度 | 第44-45页 |
二、合理设计股指期货合约 | 第45页 |
三、完备的交易主体 | 第45-47页 |
四、建立防范股指期货市场操纵行为的其他措施。 | 第47页 |
五、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 | 第47-48页 |
六、以完善的信用制度为依托 | 第48页 |
七、建立股指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48页 |
八、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国外股指期货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49-53页 |
一、有一个发达的现货市场 | 第50页 |
二、有合理的投资者结构 | 第50-51页 |
三、有步骤、分阶段发展股指期货市场 | 第51-52页 |
四、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建议 | 第53-60页 |
第一节 逐步试点股指期货,加快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科学合理的设计股指期货合约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55-58页 |
第四节 完善期货法规体系,加强知识宣传 | 第58-59页 |
第五节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