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点及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1.2.1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点 | 第11-12页 |
1.2.2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1.3 永磁同步发电机常见的几种调压方法 | 第13-16页 |
1.4 励磁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6-18页 |
1.4.1 励磁方式的发展 | 第16-17页 |
1.4.2 励磁控制器硬件结构的发展 | 第17页 |
1.4.3 励磁控制理论和算法的发展 | 第17-18页 |
1.5 斩控技术及功率器件的发展 | 第18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及运行特性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0-21页 |
2.3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21-31页 |
2.3.1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3.2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磁路分析 | 第22-23页 |
2.3.3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 | 第23-31页 |
2.4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 第31-32页 |
2.5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特点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4-4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基本前提 | 第34-35页 |
3.2.1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假定条件 | 第34-35页 |
3.2.2 假定正方向的选取 | 第35页 |
3.3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原始电势和磁链方程 | 第35-36页 |
3.4 d-q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 | 第36-40页 |
3.4.1 d-q系统的电势方程 | 第37-38页 |
3.4.2 d-q-0系统的磁链方程及电感系数 | 第38-40页 |
3.5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对称稳态运行 | 第40-43页 |
3.6 几个假设条件带来的影响 | 第43页 |
3.7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Matlab建模与仿真 | 第43-47页 |
3.7.1 Matlab中同步电机模型的修改 | 第43-46页 |
3.7.2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46-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模糊控制在复合励磁系统中的应用 | 第48-6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模糊控制基础 | 第48-53页 |
4.2.1 模糊控制的起源与特点 | 第48-49页 |
4.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4.2.3 模糊控制器 | 第50-51页 |
4.2.4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第51-53页 |
4.3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及其监控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53-57页 |
4.3.1 各环节的传递函数 | 第53-55页 |
4.3.2 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框图 | 第55-57页 |
4.4 模糊控制在励磁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62页 |
4.4.1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系统对励磁调节的要求 | 第57-58页 |
4.4.2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模糊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 第58-62页 |
4.5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4.5.1 Matlab中 FIS的具体实现 | 第62-63页 |
4.5.2 恒转速条件下负载扰动的仿真 | 第63-65页 |
4.6 其他智能控制算法的探讨 | 第65-67页 |
4.6.1 自调整模糊 PID控制 | 第65页 |
4.6.2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 第65-6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数字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68-92页 |
5.1 引言 | 第68-69页 |
5.2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9-78页 |
5.2.1 直流输出整流器部分的设计 | 第69-70页 |
5.2.2 80C196KC单片机最小系统 | 第70-71页 |
5.2.3 监控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 第71-76页 |
5.2.4 辅助励磁主回路的设计 | 第76-78页 |
5.3 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8-85页 |
5.3.1 主程序流程的设计 | 第78-79页 |
5.3.2 励磁调节子程序的设计 | 第79-81页 |
5.3.3 PWM输出的设计 | 第81-82页 |
5.3.4 测频软件的设计 | 第82页 |
5.3.5 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 | 第82-83页 |
5.3.6 数据处理子程序 | 第83-85页 |
5.3.7 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85页 |
5.4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85-88页 |
5.4.1 干扰的主要危害 | 第86页 |
5.4.2 硬件抗干扰主要措施 | 第86-87页 |
5.4.3 软件抗干扰主要措施 | 第87-88页 |
5.4.4 其他可靠性设计 | 第88页 |
5.5 实验结果 | 第88-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9-100页 |
附录B 控制器部分照片 | 第100-101页 |
附录C 复合励磁永磁无刷同步发电机测试报告 | 第101-103页 |